第822页

龙阙 石头与水 1000 字 1个月前

寿哥儿人虽小,话却很在理,既有突发状况,内侍官连忙跑去问王妃了,大阳已是招呼着大家都上车坐了,还说,“天儿冷,别在外头冻着啦。大胜大美最小,先叫他俩上来。”

俩人都是嬷嬷抱上去的。

这俩人一上去,大阳道,“咱们也别傻等,先上车坐个暖和。”

旁边嬷嬷侍女的听一群孩子小大人似的说话,皆是忍俊不禁。里头李镜正与大公主、秦太太、崔氏、骆氏几人说话,听到内侍官来禀此事,大公主道,“这怎么还要一块儿去呀,让大阳去就是了,叫他们回来。”

崔氏也说,“这可不合规矩。”

李镜一向心宽,笑道,“都是孩子家,大阳念叨他爹念叨了得一千两百回。我也常听阿泰、寿哥儿说起张大哥和大哥呢。孩子们都爱个热闹,既然要去,那便一起去吧。”

骆氏柔声道,“大阳是世子,怎好乘一车呢?”

大公主也这样说,几个孩子年岁相差无几,平日里都在一起玩儿,可以后,各有各的爵位,尤其是这样的场合,当尊出大阳世子之位来。

李镜笑道,“这并无妨,他们自幼在一处,盼他们以后也如今日这般才好。让孩子们去吧,别扫孩子们的兴,就是你们,回来也不要说他们,小时候的情分最是难得。我跟公主小时候,开始咱们各有各的屋子,后来就在一起睡了。那会儿也有嬷嬷说不合规矩,太后便说无妨碍,便一直在一处了。”

大公主一笑,倒也释然了,“这也是,孩子们自小一处长大,想想与咱们那会儿是一样的。”

其实,他们几家都是亲戚,便是方悦家,虽与秦凤仪不算亲戚,但秦凤仪少时启蒙是骆先生教导,长大后拜师拜的方阁老,这关系,在这年岁,比寻常亲戚都要亲近三分。再者,孩子还小,故而,也都未放在心上。

于是,这一群孩子们就坐同一辆车,热热闹闹的各接各爹了。

大阳在路上还让大美练习着叫了好几个爹,大妞都夸大美,“大美的嘴可真巧,这就会叫人了。大胜一个字都不会说呢。”

阿泰一向是大美的拥趸,道,“大美比大胜要聪明一点的。”

寿哥儿道,“我娘说,男孩子就是比女孩子学的慢一点。”

大妞立刻举一反三,“这就是说,女孩子要比男孩子聪明。”

大阳拍大妞姐的马屁,“嗯,大妞姐就比我聪明。”

大妞得意非常。

寿哥儿看大阳这拿自己智商去拍大妞马屁的马屁精样儿,心说,大阳瞧着是怪笨的。大妞却是拿个糖炒栗子,安慰大阳道,“你以后多念念书,应该能变聪明点儿的。”

大阳一面巴唧巴唧的吃糖炒栗子,一面点头。小脑袋点的头上金冠都要掉下来了,连忙扶正。大阳是个臭美的,他因年岁小,一直就是揪揪头,或者包包头,寿哥儿他们亦是如此。但,大阳很完整的继承了他爹臭美的天性,他早就瞅着人家戴冠的眼馋了,这回为了来接他爹,他还特意命人给他做顶小金冠,人家戴冠,都是用冠束髻,他那俩小揪揪,又梳不起髻来,于是,冠上还要扎两根大红的带子,这样,把冠戴头上,带子系下巴上,打蝴蝶结。就这样,也不大稳当,时时要防着金冠掉下来。

话说,孩子们奇异的审美,寻常大人真是无法欣赏。但,孩子是可以欣赏的啊,大阳这冠弄的,寿哥儿都说好,于是,各人回去都要起金冠来。连大妞,她虽没法带冠,大妞很豪气的让她娘给她弄了外赤金缫丝的花环扣头顶上,大妞今天也没梳小揪揪,她编了一圈的花辫,头上带这赤金花环,说真的,亏得这是个花的,倘是个素的,不知情的,还以为是金箍哪。

除了最小的大胜与大美的脑袋上是光秃秃的,其他几人,皆是一脑袋的金灿灿。这要是晚上,都不用点灯,锃金瓦亮的!

大家坐着车,一路欢歌笑语、叽叽喳喳就出城三十里,迎大军凯旋。

原本,大军昨晚就到了城外,要是赶上一赶,还是可以进城的。但从来没有凯旋大军晚间进城的理,固而,虽则秦凤仪归心似箭,还是被大家死活拦了下来。李钊还怕他偷跑,亲自陪他用晚饭,饭后还鼓励他做几首小酸诗来欣赏,秦凤仪没好气道,“我现在满心都是媳妇孩子,哪里还有心做诗啊。”

“我也想媳妇孩子啊。”李钊道。

秦凤仪就不好意思再发脾气了,秦凤仪与李钊道,“大舅兄你什么都好,就是观念有些陈腐了。怎么就不能晚上进城了,回来了就进呗。”

李钊道,“你是什么时候进城都无所谓,可将士们这辛苦大半年,打了这样的大胜仗。就是百姓们,也要彩棚彩带、壶浆箪食前来劳军的。将士们需要这样的荣耀,百姓们也需要这样的庆贺,你就当是为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