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页

龙阙 石头与水 958 字 1个月前

秦凤仪道,“闽王世子过来做甚,便是市舶司的季银交割,也与闽王府无干啊。”

程尚书没答秦凤仪这话,而是道,“现在市舶司也是一年不比一年了。”

“哎,守着金山,竟然要了饭,这话要不是程叔你说的,我都不能信。”秦凤仪道。

程尚书看他一眼,秦凤仪一张坦白无私脸,程尚书道,“听说,现下南夷城、凤凰城两处都挺繁华啊。”

“这得看跟哪里比,说繁华,那是跟以前的南夷比,不说别个地方,较之两湖、淮扬,还差的远,更不必说京城了。”秦凤仪叹道,“何况,现下虽则热闹些,程叔你知道南夷怎么热闹起来的吗?但凡现在百姓家里养鸡养鸭的税,我都革了。进城做个小买卖,挎篮的,都不收银钱,赶车的,一车十个铜板。等闲小商小铺的,每月不过六七百钱,也无非就是收个卫生治安费,叫巡城的那些个番役们得些实惠。这上头,不要说我,就是府里县里也不沾的。我是想着,不能苛待百姓,先得让他们放开手脚,总不能放个屁都征税啊,这样把百姓们都征得一穷二白,地方上难道就有好处不成?哎,这样养了两年,南夷方好些了。”

程尚书悠闲的听秦凤仪诉了通艰难,而后道,“这些都是仁政,殿下做得对,做得好啊。”

“程叔叔你这是明白人,才这样说的。”秦凤仪先堵程尚书的嘴,“若是那些个只看表面的,唉哟,一看我们南夷城里城外来往的人多了,就以为我们发财了。哎,其实,不过是个虚热闹罢了。”

程尚书唇角一翘,“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虚热闹吧。”

“这些年为官,不瞒你,我也曾主政一方。”程尚书道,“酒楼茶肆百业百工,按理,都要收商税的。南夷是殿下主持军政,殿下又是个仁慈的,殿下说的建设不易,臣当年主政一方时,亦是深有体会啊。那些个小商小贩的,殿下减了苛捐杂税,实是殿下的仁政。微臣也不是说他们那几个辛苦钱,微臣想说的是,茶、丝、瓷、酒,四样,这都好几年了,莫不是殿下的南夷城没有这几样的税银?”

秦凤仪低头四看,程尚书不解,“殿下找什么呢?”

“我不是在找什么,我是在看我怎么这么腿贱,过来户部干什么!”秦凤仪起身道,“你说你一部尚书,日理万机的,不好多打扰,我便先走了。”

程尚书道,“殿下要是走,明儿我就在大朝会上说一说这事,如何?”

秦凤仪气得又坐回椅中,对程尚书道,“诶,程叔,你这可不地道啊!”

“不是我不地道,殿下将心比心吧。您这就藩三年了,我可曾提过此事,先时知道殿下刚就藩也艰难。何况,南夷初时的确是个困窘地方,百业不兴,故而未提。自去岁鲁侍郎回来,我这心里总是思量着这事,想着,殿下建设南夷不易。只是,便是有天灾的地方,朝廷也不过免税三年。而今,三年将过,殿下也得为朝廷想一想。殿下收拢那些个土兵,要吃要喝要兵要甲,这些个,哪个不要钱呢?”程尚书道,“再者,我也不是不讲理的。要是殿下实在拿不出,我也不能逼迫殿下。如今南夷既然一日好似一日,此事终是有人要提的。与其别人提,倒不如我来提,是不是?”

秦凤仪道,“只看到我要这儿要那了,没这些个装备,拿什么去征信州呢。”

程尚书道,“凡事总得有来有往,如今交趾互市,陛下又免三年商税,这难道不是陛下仁慈?殿下也替朝廷想一想吧,朝廷不容易啊。”

秦凤仪叹道,“我知道朝廷不容易,程叔叔你也是大大的忠良,只是,就那么仨瓜俩枣的,尚未成规模,岂不涸泽而渔?”

“我倒不是涸泽而渔,只是你俩织造局都建起来了,还说什么仨瓜俩枣,你少跟我耍滑头。我可先把话撂下,这半年就算了,你说的那些个提篮拉车的小生意也不算,就这四样,茶、丝、瓷、酒,年底啊,要是没有半年的商税押解到京,咱们也别论什么交情不交情的,朝堂上见吧!”程尚书还低声说了一句,“你就知足吧,盐我还没给你算上呢。江南西道参南夷私盐流出的折子早到了内阁,现在闽王恨你恨的眼里滴血,你再不出点血试试!”

靠!

这也是一部尚书说的话!

秦凤仪简直目瞪口呆,程尚书已是一幅面色如常了,程尚书整整案上公文,“年下就等殿下好消息了啊。”

秦凤仪离开户部时都觉着心口疼,程尚书还说呢,“这眼瞅要中午了,我请殿下去明月楼吃好吃的。”

秦凤仪摆摆手,“我可吃不起你们户部的饭。”一面揉着心口一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