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页

龙阙 石头与水 961 字 1个月前

李镜笑,“慢慢就能记住了。”

秦凤仪“切”一声,与媳妇道,“我是生不逢时,我要是生在太|祖皇帝年间,说不得作为比太|祖皇帝还大哩。”

李镜白他一眼,“真个风大不怕闪了舌头,你先把造新城的事搞定再说吧。”

秦凤仪有事,非得与媳妇商量,这心思才能安定下来。

心下大定之后,秦凤仪就开始与方悦商量劝农耕之事。这事秦凤仪就交给方悦了,拟出几条劝农耕的法子来。

然后,秦凤仪这里就不停的有几家银号的东家们上门请安,尤其,淮、浙两家的大东家到了,先时徽、晋的两个少东家就显得有些个份量不够,闽商银号离得近,闽商银号的大东家先过来的,秦凤仪也见了见他,说起闽地风光,秦凤仪笑道,“我虽没去过闽地,不过,也听说过泉州富庶。”

亲王殿下想听泉州风光,闽商的大东家自然就要与亲王殿下细说一说了。

待徽、晋两家老爷子过来时,秦凤仪一样也见了他们,秦凤仪是商贾出身,他虽没大做过生意,但,他做过官哪,而且,念书也念得好,不然也不能考取探花。虽则秦凤仪与景安帝闹掰了,但,不得不说,他在景安帝身边时,受益颇深。并不是景安帝教导了他什么不得了的手段,秦凤仪学到的是一种看待事务的眼光。像秦凤仪商贾出身,他先时对种田的就颇是不以为然,觉着农人没钱,结果,仕农工商,农还排在商之前,还多两个位次。秦凤仪私下就问过景安帝这事儿,他认为,这排序应改为仕商工农……那民为固国之本的道理,还是景安帝告诉他的。所以,秦凤仪现下也这样重视“劝农耕”一事。

秦凤仪有这样的见识,他又是商贾出身,就像余、钱两家大东家的事,都是他小时候听来的“故事”,人家书香之家的故事是“之乎者也”,他商贾之家,说故事也是商界前辈的故事啦。何况,他又是爱听各地风俗的人,架子也不大,这些银号的大东家,哪个不是见识极深远之人。

这样的人,并不会一上来就谈生意,纵余、钱二人,除了第一回 请安、致歉,表达了对亲王殿下的孝心外,之后过来,亲王殿下喜欢听民俗,就给亲王殿下说民俗。亲王殿下喜欢听笑话,就给亲王殿下说笑话。亲王殿下喜欢听银号的事,就同亲王殿下说银号的事。

就这么说着说着,亲王殿下还给他们看了新城的建设图,哪里是王府、哪里是公主府、哪里是衙门所在,哪里是官宅所居,再有,便是大片的平民区与市坊区。

秦凤仪笑道,“依你们看,本王这座城如何?”

何、康二位东家极赞新城之好,秦凤仪道,“上回的差使,你们做得很好。不过,你们也知道,淮商银号、浙商银号、闽商银号,都过来了,都是一片诚心要为本王效力。亏得本王这里的差使多,不然,真不敢兜揽你们。我不是那种把你们忽悠过来,哄冤大头的性子。当初,你们随本王来了,本王说要用你们,必然用你们。”

秦凤仪指着市坊与大块平民区的这一块道,“你们看,这一块如何?”

二人道,“自然是好的。”

“你们现在说好,并不知它好在何处。”秦凤仪道,“待本王建好,巡抚等一应衙门自然也会迁过去。介时,新城所在,便是南夷的心脏所在。本王早在去岁就禁止番县土地买卖,这一片坊市与平民区,地都是本王的,将来,建的宅子、市坊的店铺,自然也都是本王的。依你们看,这些宅子、市坊可卖得出去?”

二人心下一动,不要说新城,就是如今南夷城的房价都不知翻了几番了,二人道,“殿下是要建了宅子来卖?”

“这可真是废话,不建宅子,难道干卖地?难不成,在你们眼里,本王像个傻子!”秦凤仪微微一笑,“本王要建新城,世人皆以为本王在说笑,你们一定也奇怪,本王建新城,银子从哪儿来?今日,本王便告诉你们,新城的银子,还是自新城而来!”

第290章 求效力~~~~

何康两家大佬辞别亲王殿下时, 脚下几是有些个不稳。何老东家请康老东家去自家坐坐, 康老东家明白其意。南夷的夏天并不炎热,因为时有海风过来吹一吹, 便是如今三伏天, 也是冷热适宜的好气侯。

做银号的, 没有穷的。何家这所宅子虽则是刚收拾的, 也颇有几处景致可赏。何老东家此时却没有赏景的心,请康老东家到书房坐了。何老东家道,“殿下手段,当真是神鬼莫测啊。”这种,建一座新城卖房子的主意, 真是寻常人想不出来的。大家都习惯了不是买地,就是买人家的宅子。从没有这种建大批新房, 只为买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