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龙阙 石头与水 995 字 1个月前

方悦笑道,“你要不嫌阿凤吵,只管过来。他嗓门真正好,每天一早过来背书,一背一天,嗓门还是那么清亮。”

方灏道,“他早就那大嗓门,现在还好些了,小时候嗓门更大。我们一道上学,他总不写先生留的课业,先生拿戒尺敲他手心,刚打一下,他就嚎得全书院都不得清静。后来学得贼了,只要先生一抄戒尺,还没打,他就先嚎得惊天动地。”

方悦直笑,“阿凤现在可用功了,他一过来,我都觉着专心许多,你也来,咱们正好一道。明年你们也可一并秀才试,后年秋闱,咱们若能一起,也是族里的佳话不是。”

方灏笑,“阿悦哥,那我下午就来。中午回去跟我娘说,我娘一准儿高兴。”

多了个一道背书的方灏,秦凤仪背书背得更起劲了,他当真是极擅背书的,把诗易两本背完,也不过半月而已。这两本背过,秦凤仪又问方阁老要背什么,方阁老这些天没少听他背诵,问,“背得挺熟,明白这里面的意思么?”

秦凤仪大声道,“不明白。”

方阁老:……不明白咋还这样理直气壮哩~方阁老只好给他通篇讲一讲,这一讲诗易,才发现,四书秦凤仪也背得挺熟,也完全不通啊。方阁老都说,“亏你也算上过学的。”

秦凤仪赔笑,给方阁老端茶递水的服侍一回,道,“方爷爷,浪子回头金不换,金不换。”

要不是秦凤仪背书用功,方阁老真不愿意教他,说基础太差还是轻的,根本没有基础啊。方阁老通篇给他讲过,又寻了几本带有注释的书给秦凤仪看,秦凤仪是真的用功,他用功太过,头发一把一把的掉,秦凤仪吓得,唯恐自己变秃头,阿镜妹妹又是个好色的,万一看他美貌值有所下降,变心可怎么办。于是,秦凤仪叫家里去药铺买来何首乌,隔三差五的要喝首乌汤,他还特意注重容貌保养,每天把头脸打扮得光鲜亮丽,什么他娘惯用的珍珠膏、润肤脂啥的,他也坚持每天用,好保持那盖世容颜。

好在秦家有钱,秦太太秦老爷又是个极心疼儿子的,看儿子这般用功,每天一只老母鸡炖汤外,更是燕窝雪蛤不断,啥滋补就吃啥,把秦凤仪补得红光满面,更加耀眼三分。

秦凤仪便是去平珍那里画画,也要带着书本去的,他念书,平珍作画。秦凤仪这般用功,便是小郡主出来,他也没空与小郡主说话。说来,也就秦凤仪这没眼色的,不然,依小郡主的身份,不要说小郡主特意出来找着你说话,便是没这机会的人,还要创造这样的机会来巴结呢。偏秦凤仪不一样,小郡主特意寻他说话,他都一句“我得念书,你别扰我”把人打发了。至于小郡主问秦凤仪是不是要考进士的事,秦凤仪道,“这不傻么,我要不考进士,念什么书啊。行啦,你绣花去吧,别跟我说话。我得背书哪。”

把个小郡主噎得午饭都省了。

秦凤仪在平家一样是念到天色将晚,平珍不画了,他便告辞。平珍都说,“阿凤是真的要进取了。”

小郡主是中秋后回的京城,秦凤仪根本不晓得这事,还是重阳的时候偶尔听平珍说起,他方晓得了。此时,秦凤仪除了念书,心里记挂的唯有李镜罢了,与小郡主根本无甚交集,更不必提那些梦中之事了。秦凤仪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倒是重阳节后,赵才子之子赵泰要乘船北上,参加明年的春闱试。秦凤仪特意去送了送,道,“阿泰哥,你好生考,待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可得传授我些春闱经验,我大后年也要去考了。”

赵泰笑,“承阿凤吉言。”

秦凤仪完全不觉着自己现在连个秀才都不是白身说这话有什么问题,方悦知他就是这么幅性子,只是一笑。方灏则素来与秦凤仪不合,白秦凤仪一眼,“还大后年春闱哪,你先过了明年的秀才试再说吧。书念得比谁都少,口气比谁都大。”

秦凤仪道,“赶紧闭嘴吧,说得好像你是秀才似的,你今年考秀才还落榜了呢,学问也比我强不到哪儿去。”朝方灏做个鬼脸。

方灏气得手心痒。

俩人拌了一回嘴,待送走赵泰,赵才子与秦凤仪关系不错,给秦凤仪提个影,“你现在背书是背得不错,你那笔字也得练一练啊,不然,凭你如何锦绣文章,就你那笔歪歪扭扭的烂字,想中也难哪。”

唉哟,这可真是给秦凤仪提了大醒。

秦凤仪也就一事不烦二主了,赵才子精丹青,字自然写得也不错,他便请赵才子指点他写字的事,赵才子深恨自己多嘴。他与秦凤仪,关系是很好啦。今他儿子北上,秦凤仪还特意给景川侯府大公子写了封信,让他儿子带在身上。穷家富路,便是赵家不是穷家,赵裕往京城去,倘有个万一呢。秦凤仪的意思是,景川侯府毕竟是大户,带封信在身上,若遇着事,总是一条路子。倘赵泰愿意多走动,也随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