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见善 楚寒衣青 894 字 1个月前

这时小窦氏母女已经去往院中搭起的凉棚,就坐着听府内的大管事禀报。

府内的大管事也被赐了杨姓,还是祖父留下来的老人。虽说年纪大了,头发已有星点斑白,但精神健硕,且老于谋算,十分堪用。

他来到凉棚,见自家主母与姑奶奶都在,心中便有了成算,将这半个月的行事与结果一一细说而来,其由杨氏交给的铺子绝大多数都有了和仙客来一样的结果,都是被混混闹上门,又失了后边的庇护,生意冷清,苦不堪言。

这之中,杨大管事适时地透露出一些内情,已经有大约一半的掌柜心动或者态度含糊不明,还有三四个掌柜已经开始悄悄和他接触,也叫他稍看了看账,总体来说,形势也算是一片大好。

但还有一点——这正是他刚刚得到的消息。

“太太,还有些事……”杨大管事一顿,见主位上的两人都露出倾听之色,就再接下去说,“大面上的情况便如小人刚才所说的。但今天早些时候,小人接到消息。说是仙客来那家中出了一些事情,似有个人在那酒楼中出了头,小人已经遣人去打听了,但那出头的人好像更宫中有些联系。”

“这是其一。”

“还有第二,”杨大管事的神情竟然比说第一的时候更严肃许多,“也是今日。归德布庄将粗布的价钱从一匹五钱调整到了一匹二钱。”

“什么?”不等杨大管事再说下去,小窦氏就惊呼出声。

也并不怪她如此,要知道忠勇伯府经过一代的努力,虽说触角已经伸到了各个行当,但他们真正的根基还是在布庄之上,尤其是在粗布衣裳上面。凭借着这一家的粗布,他们不止拿下了军中特供,还成功的让京中乃至京师周边的地区。这其中利润暂且不说,光只是影响,就撑住了门口敕造忠勇伯府的一只匾额腿。

杨大管事沉声说:“依小人想,只怕对方是要与我们直接比谁的银子更多了。”他接着问,“太太,不知这事究竟……”

杨大管事想问的显然是这事究竟可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