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她跟叶律师了解过,她父母的这些要求法院是不可能判的,到时候最多也就让她出一点点钱。

诸盼儿一点都不回应,诸父诸母倒是一直在媒体面前上蹿下跳的,一遍遍地说诸盼儿不孝……然而他们做的这一切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站在诸盼儿的这边。

就连那些一开始因为不清楚状况或者想要博得别人的眼球发了这类报道的媒体,这会儿都觉得脸上发烫不敢吱声了。

法院准时开庭。

诸盼儿以前是很害怕警察局、法院这样的地方的,她小时候就连老师的办公室都怕,从来不敢主动向老师问问题不说,甚至路过办公室都会低着头,但现在她却已经不觉得害怕了。

当初吴家一口咬定没钱,叶律师毫无办法,而这次,诸盼儿也一口咬定了没钱,同时表示当初曾经跟父母口头约定过,吴家给的彩礼她全部给父母,将来父母就不用她赡养。

这话诸父诸母是真的说过的,不仅如此,村子里本身也是这样约定俗成的,当然,真碰上父母住院之类,最后去医院伺候的多半还是女儿,甚至有些父母被当儿子赶出家门,还要靠女儿接济才能过活。

法官也是知道很多乡下的情况的,只是这样的口头约定并没有法律效应,甚至就算签过书面协议也不一定有用,因为法律规定了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

不过,这个赡养义务是很低的……

诸父诸母一共有三个儿女,他们的赡养费诸盼儿只需要给三分之一,再按照农村老人的情况计算诸父诸母需要的钱,那就更少了。

农村家家户户的都是有地的,也都有房子,需要的赡养费比城市里的低很多,于是,法官判定,诸盼儿以后需要每个月给诸父诸母三百块的抚养费。

诸盼儿姐弟三人,要是每人给三百,诸父诸母又有地里出产的粮食蔬菜,绝对可以过的很滋润,然而,诸父诸母缺的却根本就不是这三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