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郅玄 来自远方 1883 字 2022-09-04

人王是二度昏倒,看情形比上次更为严重。

侍人心急如焚,不顾殿内群臣,迅速将人王抬起,脚步匆匆送往后殿。

未几,数名医被召来,轮流为人王诊脉。确诊后开出药方,亲自筛选药材在侧殿熬煮,保证能第一时间给人王服用。

一切发生得太快,群臣回过神来,上方御座已经空空如也。

“去后殿!”

人王昏倒非同小可,想起上一次,卿大夫们忧心忡忡,迈出的脚步异常沉重。

之前宫内封锁消息,众人皆不知人王病入膏肓,靠汤药支撑才能如常上朝和处理政务。今日当着群臣的面晕倒,事情再也瞒不住,更因事发突然引起恐慌。

不等卿大夫们理清头绪,消息像是长了翅膀,飞速传遍城内。

不消半日,城内皆知人王重病。

氏族、国人和庶人议论纷纷,各种猜测频出。流言四起,甚嚣尘上,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人王登位后功绩平平,也无伐国战功,远不及历代先君。他在位期间,王族势力一度衰弱,私兵变得不堪一战,天下共主的威严岌岌可危。于百姓而言,他的执政却无过错,反因平庸显得温和,倒也颇得人心。

之前人王昏倒,就在城内掀起不小的风波。

如今旧事重演,据传情况比上次更加严重,城民们议论时不免担忧,人王究竟还有多少寿数。

人王年将耳顺,在平均寿命不过二三十的时代,已经算是高寿。

此番病情来势汹汹,宫中的医束手无策,只能以汤药吊命。若他果真无法醒来,中都城必然要换新主。

提起废太子,城中百姓十分熟悉,对其褒贬不一。随着年岁渐长,年少光环褪去,废太子的形象逐渐定格在暴躁无能,鲁莽心狭。若他成为人王,百姓未必满意。

好在继承人不再是他。

太子淮在氏族间名声一般,因其过于爱财,还时常遭人弹劾。

换到百姓眼中,他的性情无伤大雅。

他手下的商队精于敛财,却不好与民争利。恰恰相反,自从和郅玄达成合作,商队往来频繁,为中都城的商业注入相当大的活力,进而促进商坊发展,给城内百姓提供不少好处。

自他登上太子位,朝中风向不论,民间拥护的声浪实是一浪高过一浪。这种发展出人预料,人王和卿大夫都未曾想到。

遇到目前情况,太子淮得国人庶人拥护好处凸显,有利于控制局面,稳定中都城局势。

卿大夫们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内心滋味复杂。见到看顾在人王榻前的太子淮,表面不动声色,态度颇为恭敬。真实想法如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人王陷入昏迷,无法自行服药。

医实在无法,只能用竹管送服。饶是如此,一碗药仍有大半浪费,导致人王身前榻上被药汁浸染。不多时,殿内充满苦涩的药味。

人王迟迟不醒,早朝停摆。群臣三日没有入宫,第四天接到王后旨意,由太子淮代理朝政,主持早朝。

因事有先例,卿大夫并无异议。

天未亮,各家牛车陆续行出坊门。家仆提灯在前,驾车者牵引缰绳在后。灯火在长街汇聚,一路延伸向王宫。

早在人王昏迷当日,太子淮就被召入宫内,依照王后的安排宿于偏殿,既方面处理政务也能守护人王。

稷夫人和原桃留在府内,虽紧闭府门,消息却比任何人都灵通。

太子淮的近侍往来王宫和太子府,负责传递口询和消息。

为免横生枝节,侍人每次出宫都会留下记录,得王后许可,有疑问尽可查阅,不给任何人留下把柄。

稷夫人联络家中,稷氏全族开始行动,嫡支、旁系连同姻亲一并发力。几名妾夫人的家族也纷纷走到台前,旗帜鲜明支持稷氏,为太子淮在朝中争夺更大的话语权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