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162专业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过大家愁归愁,好不容易回趟学校见见同学都挺开心的。

"在家无聊死了,待遇陡降,原来大人都是这么翻脸无情。"曾泰然叹了口气,"好在不管分数高低,成绩反正出来了,后面的日子就能一直玩了。"

上学的时候大家玩手机都偷偷摸摸的,这回来学校,每个人都握着手机不松手,要么在聊□□,要么在听歌。

毕业之后的日子确实挺自在的。

纪时懒得摸手机,还在研究那份简章,在报考学校和专业这件事上他爸妈并没有给他太多建议,,他爸之前想着让纪时回镇上当老师,可以纪时的高考成绩来说,他的期待注定落空了。

所以他们俩充分尊重纪时的意见。

但在这种事情上毕竟还是需要专业指导的。

名校的世界离z县这座苏北小县城有些远,他们只知道时下金融很火,毕业之后能拿高工资,所以他们班不少人都报了金融。

纪时心里也已经慢慢排除掉了几个专业,从他的性格和能力考虑,他可能并不适合那几个专业。

纪时手机,"嘀"地响了起来,是许谅给他发了q/q,成绩出来之后,他把李文的q/q发给了纪时,三人拉了个群,这两天在群里聊有关报专业的事情。

许谅奔着计算机系去了,李文对化学感兴趣,想报化学系,他们学校文科班的那个女生打算报京大的语言学,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

纪时想安安静静地学一些东西。

对于各大学科的前景,金融、计算机这几个他还是知道的,好歹是大热过的专业,不过他自己的问题也很明显,首先他不是天才,其次他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不够强,所以像新闻法学这一类的专业他基本不考虑,偏文科的专业他也没有什么竞争力。

他的优点在于他能静下心去学东西,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磨砺自己,他爸妈也告诉他,学他想学的专业,别想着发大财。

他爸妈自然是偏向更稳定一些的工作,觉得至少旱涝保收一辈子不愁。

纪时皱着眉头,笔尖在纸上滚动着。

"选专业是挺麻烦的吧?"姚蒙转过身来,"这事够让人纠结很久。"

纪时看着他∶"那你呢?学校想好没。"

"差不多了。"姚蒙叹了口气,"我希望今年海市在苏省的分数线别太高,往年分数基本都没低过。"

"那就是海市了?"

"交大或者海大吧。"姚蒙耸了耸肩,"尊重家长的想法。"

而且现在的金陵还不是十年后的繁荣态势,目前在省内,金陵的经济大概排在第三和第四位,不少学生在分数足够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海市的大学,他们班还好,毕竟是普通班,分数够得上海市名校的毕竟少,楼上两个强化班选海市的学生更多。

大家嘴上虽然纠结,可权衡利弊之后能够符合标准的学校就那么几所,认真筛选一下,总会有接近自己想法的学校的。

……

老驴是在集合时间前一分钟到教室的,他们在老驴手底下待的时间久了,也知道老驴自己就不是多么循规蹈矩的老师,他反正不会提前很久来教室,拖几分钟也是常有的事。

"据说咱们班今年高考成绩挺好的。"曾泰然小声和纪时嘀咕,"他要回去教高一了,不少家长都找人想分到他班里。"

他们班成绩摆在那里,纪时考了z中第一,姚蒙也上了410,黄雅琼和周伟乐的分数也都接近400分,在高分这一档中,11班在所有普通班里遥遥领先,一本线的学生人数也不少,从生源上考虑,11班分班的时候和其他班没什么区别,按老驴的判断,高考能出个金陵大学就差不多了。

结果纪时在高三这一年异军突起,连带着姚蒙分数也跟着涨了,按老驴对全省排名的分析,姚蒙也未必不能拼一拼清京,只是比较危险,不稳,而且一般来说,各大高校都更青睐以本校为第一志愿的学生,具体是不是这种情况也没有实例,但保险才是最重要的。

滑档的情况偶尔也是会发生的。

出一个清京的话,z中也会给老师发奖金,2班出了一个清京,老驴作为化学任课老师本身就能收到一部分,以纪时今年的分数,他又是11班的班主任,奖金不然不会太少。

不过老驴照样是拉着一张马脸,要不是送考的时候他们亲眼见他笑过,他们班同学还以为老驴这人根本就不会笑。

高考一结束,老驴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

所以11班全员认为,老驴这人笑还是会笑的,只是笑肌不够发达,肯定也不经常使用。

老驴介绍了一下志愿的填报方式,苏省这一届暂时只先出了一本线,各大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没出。

在一本学校上,一个学生可以投三所高校,二本同样填报三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