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023 月考开始

第二十三章

趁着月考还没开始,纪时抓紧时间赶化学的进度,他利用返校的第一个晚自习写完了假期发的第一套卷子,正确率大概有70%,他现在只能保证已经复习过的内容的正确率,其他内容就全靠运气了。

毕竟到了高三,几乎所有的试卷题型都偏综合性,讲究融会贯通,光掌握单一的知识点远远不够。

这也恰恰是他的弱点所在。

纪时叹了口气,却并觉得不沮丧,或许他重生回来的时间节点有些迟了,从高二或者高一开始复习会更好。

但高三……这毕竟是距离高考最近的年份,唯有高三才能赋予他这种独特的紧张感——被书山题海所压制,被可以逆转的未来所诱惑,这就是高三。

这一天,纪时睡得很早,不过却难得有些失眠,他对着床头的旧窗帘发了好一会呆,数了几百只羊,才慢悠悠地睡了,却睡得并不太安稳。

毕竟明天就要考试了。

……

曾泰然这次月考被分在33号考场,和纪时在同一层楼上,考试铃响,纪时都在考场里坐了一会了,才看到他背着斜挎包在走廊上狂奔的身影。

昨天曾泰然才和他吐槽过这场是老驴监考,今天居然就敢迟到,纪时不得不佩服对方的勇气。

在纪时他们这个考场的监考老师是个中年女老师,看脸挺眼熟,好像是别的班的物理老师,不过纪时上学的时候都没把其他班的老师认全,更别提过了十多年再回来。

第一场考语文,总分160分,作文就占了70分。

虽然高考文理都有附加分,但按z中月考的一贯风格,理科生和文科生考的语数外三套试卷都一模一样,附加的40分不另外出题,都靠学生平时积累。

卷子发下来之后,纪时从按试卷的顺序从前往后做,不过做题之前他特意先扫了一眼默写题,有《论语》,有《离骚》,杜甫的《登高》,里面有一句纪时不太熟悉,不太像课本上的内容,纪时打算过会再琢磨琢磨。

第一题是判断加点字注音,考了哄这个字的第一声,包括哄笑、哄动、起哄和哄抬这几个字,还有着和露这些常用的多音字,纪时只能靠着平时在课堂上的积累去答。

最近他偶尔也会看看央视的新闻,这些词他平时都不太注意,但是一旦刻意去看节目的话,就会发现出现的频率还挺高的。

不管怎么说,央视的主持人念错的可能性都很低。

第二题考的是错别字,对此纪时表示,在数学物理已然进入天书模式的高三,语文考试的内容依然和小学没有什么区别。

遗憾的是,即使是注音、错别字和语病这种简单的题型,纪时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就三个字,凭感觉~

复习语文的时候,纪时也向班里的学霸讨教过语文的学习方法,学霸只给了他轻飘飘的这三个字。

很玄学,很说不准。

纪时觉得比较麻烦的是文言文,苏省还比较爱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不过他们平时做的模拟题和真题里的文言文难度倒还算适中,一般爱用唐宋以后的散文,唐宋八大家的,明清的,因为文风相对质朴好懂,不会让人看到考卷就卧槽这啥玩意儿。

他们那年高考的数学就差不多是这样,当时纪时的考场在z中附属的初中,考场里有人考着考着就哭出来了。

在一整张语文试卷里,默写题果然属于送分的题型,不过写的时候也需要仔细,有一个错别字一题就没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