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北凉的律法都是沿用的历朝的版本。

况且,重修律法,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但若是要真想要做到莫少珩说的,有法可依,有律可守,天下太平,那么律法肯定是要从新整顿一番的。

比如他们北凉的律法,还有一些严苛得,现在都不实施的条款,什么斩首,挖舌,五马分尸之刑都有。

莫少珩也是一叹,他也知道这是一个大工程。

说道,“我北凉百姓,无论男女,无论老少,都是圣人的子民。”

“我希望诸位大人,还有圣人,能够给他们一个公平的世道,哪怕犯了错,也不会被区别对待,未犯错者,北凉律也能成为守卫他们的存在。”

众人:“……”

公平。

这已经不是莫少珩第一次这么说了,在和诸国商人经商时,也这么说过,希望诸国来凉京的商人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

那时的对象还是北凉以外的人呢。

效果如何?

如今来凉京的商人是越来越多了,而且来的时候都是满脸的笑意,十分愿意和北凉做生意,因为北凉保证着他们的权益,给了他们公平的对待。

现在,轮到自己的百姓了。

莫少珩又讲了讲法治社会的好处。

“法制,依旧是以人为本,以人为先,不仅能使百姓安分守己。”

“也能使这世上少一些恶官,庸官……”

“有了合适的律法,才能方便地治理地方,才能更好的管束官员……”

对朝廷来说,一但建立了法制体系,也能轻松很多。

对百姓来说,律法将是他们守卫自己的工具。

金殿上,众人听到的,是一个理想的社会情况。

无论能不能实现,但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一天就能将百官说服,莫少珩是准备持久战。

与此同时,朝廷关于义务教育的释法也开始了。

朝廷突然发现,他们好像十分缺少这方面的人才,目光又不由得投向了科举取仕。

因为科举的考题就有律法题,现在的读书人还真是人手一本北凉律。

不由得看向了莫少珩,莫少珩该不会建立科举制度之初就在等着这一刻吧?

莫少珩咳嗽了一声,其实,朝廷缺人才,凉京也缺读书人。

现在凉京各种工厂不是大扩招么,结果发现无论是记账的,算数的,都特别难招到人。

这都是文教不兴,突然又需要这样的人才,所以导致了这样的缺口。

除此之外,莫少珩还在忙着水泥路画线的问题。

听说现在水泥路上车马越来越多了,已经出现混乱的情况了。

早上,甚至还听说两辆马车撞一起了,伤员抬进了城,闹了好大的轰动。

第一,是百姓还没有习惯这么快速的水泥路,像以前那么赶马车,多数是收不住步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