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三章合一

大国制造1980 大江流 5259 字 2022-09-04

方美云也是平时不积累人缘,把人都得罪了。要是有个心疼她的人,知道她被继女收拾了不好看,悄无声息的将人唤醒就行了。

结果呢,跟她搭班的直接大嗓门出去喊人了:“快来人啊,方美云昏倒了,送医疗室!”

人家来了就问:“为什么呀?”

对方就说:“还不是因为被派到后勤扫大街清理厕所的事儿,哎呀,她一个厂长家的大小姐,哪里干过这个,可不是吓坏了吗?”

人们一路从办公楼将方美云送到了医疗室,这事儿也就发散了一路,总之全厂都知道了:方家遭报应了,当年抢了人家的丈夫爸爸,孩子没了妈,愣是让人当了两年小保姆,现在世道轮回转,轮到方美云和何芳菲当保洁了。

有人看笑话,但更多的人是解气:这一个厂子好几千人,厂长才几个,平头老百姓还是占大头,谁代入想一想,自己的闺女外孙女要是受这个委屈,得多难受啊!何况,李红梅还早死,谁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呢。

所以,倒是有跟方美云不错的说一句:“也不能这么过分吧。”

结果就被婶子大娘一口唾过去了:“放屁,怎么过分了?这都是轻饶了她,也就是人家何熙心里善良,要我啊,直接赶出去,我倒要看看,方建华一个人工资养这么出息的女儿女婿一家,外加儿媳妇孙子一家,多舒服!”

方美云醒了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想去死,她不想干,但是能怎么办呢,她爸被方海建气得病得厉害,她妈就一句话:“你要是没工资,我也没钱给你了。你弟弟进去了,你弟媳妇养孩子,我得补贴她。”

方美云在床上哭成了个泪人,可是没办法,等着好点了,还是催着何芳菲一起拿起了扫把,去扫大街了。

倒是何熙,跟葛红强说完之后,第二天就回了京城,压根没在意这事儿。倒不是她不想报仇,而是她笃定,这一家子烂到根了,已经在没有关注的必要了。

何熙回了京城,就先去了一趟部委,给张部长将这事儿从头到尾汇报一遍——其实,南江省机械厅出了这么大事儿,还是被部委先发现的,自然是战战兢兢,早就将事情的缘由写了报告交了上来。

不过有些事情,是需要多方面的说法的,尤其是不同人讲述一件事情,往往因着身份的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果不其然,何熙到了,张部长就问了她很多问题,主要是关于两方面:一是方海建和张锋对于这件事从头到尾的心理变化。二是南江省机械厅和商务厅对于合资的调查到底是怎样的,是偶尔疏忽,还是一直疏忽。

何熙一听就知道,在南江省的报告中,他们肯定会突出,这不过是方海建和张锋两个人的疏漏,但是作为部长,张俊关心的是,在招商引资的大势下,我们的官员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他在担心,这种事情是不是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将要发生,他要查漏补缺。

何熙是从80年就在部委晃荡的,跟着商务部一起和泰斯集团合作,太知道夏国有多穷,我们的每个工厂都是宝贝,都是心血,如果要是真被骗走了,那是多伤心。

但偏偏这就是事实,就跟我们80年跟国际公司谈合同被骗一样,在历史上,招商引资我们也会被骗,而且因为这个并不明显,大概在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已经成长的夏国人才会发现,原来他们当初买了我们那么多国产名牌,都雪藏了啊。

何熙想了想就说:“其实我是建议,我们对各级参与招商投资的各级官员,应该有个培训。

首先是心态问题。咱们现在一心搞经济,可偏偏又穷又落后,所以很多官员是自卑的,觉得你看人家拿了设备,技术和钱来,咱们就出点人力地皮,这是沾大光了。”

“但我们没有把资源算计进去。我们必须要知道,人力便宜是大优势,地皮厂房都是钱,最重要的是市场是无价之宝。我们是守着宝贝待价而沽,不是守着破烂等人接济。”

“想法不一样,心态就不一样,有些过分的,自然就能够过滤了。”

何熙这个说法,倒是让张俊眼前一亮:“你说得对,咱们是有这个心思。你接着往下说。”他说着就拿起了笔。

何熙就接着说:“二是不以合资为政绩,我知道这点说了跟白说一样,官员就是要为民谋福,那么大家都富裕了那就是称职的官员。所以我的意思是,不是招商引资不重要。而是要让我们的官员知道,与其让本土企业被收购,合并,消失匿迹,其实不如两手抓。”

“就跟长城一样,最近托卡集□□来了新的大区总裁詹姆先生,带来了托卡去年上市的新车型起了个夏国名字叫黄河。您看,当初您一方面推进合资,一方面扶植晴天机械,现在在充分的竞争下,我们长城得以壮大,而托卡集团也开始重视夏国市场,已经将杀手锏拿出来了。”

“我认为这样才是合资的意义。”

“而明了这些,我们的国企才能掌握主动权,而不是被管理。”

张俊连连点头,又问:“还有呢?”

何熙就将宣传作用等等说了一下,直到结束的时候,都已经中午了,张俊点头称赞:“你这些想法非常好,我会让大家讨论一下尽快实施的。这次你也是功劳不小,我们部委今年有个全国十佳标兵的名额,将你报上了,到时候国家台和各大报纸都会有采访,你好好准备准备。”

这称号可不是随便给的,那是在行业内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能得到的,能给何熙,就代表着部委对她的认同,何熙立马应了:“谢谢张部长。”

等她出来,下楼时恰好碰上了王淑梅。

这位原先的小干事,如今已经成为部委进出口管理处的副处长了,她跟何熙在谈判的时候就关系好,瞧见何熙,王淑梅直接上来轻轻拥抱了一下,这才说:“原先你就在隔壁,十天半个月总能见你一次,现在搬走了,三五个月见不着。我想你了。”

何熙就说:“那咱一起吃饭去?”

王淑梅就笑着摇头:“不行,不是我们今年谈了好几家汽车引进吗?”

这事儿何熙知道,报纸上都报道了,一家美国车企福兰特,两家樱花国车企大工和飞驰。

何熙点点头,“然后呢?”

“然后这就开始忙活了,合资定了,正在稳步进行,不过落地国企还没定呢。何总,你可知道,你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多大的阻碍?”

这倒打一耙的,何熙都乐了,“这怎么说?”

“你是不是卖了装配生产线,还给人培训工人,甚至承诺,你的发动机厂和产学研中心向他们开放,并且一旦其他配件生产线研制出来,将会首先考虑卖给他们。”

这倒是真的。

何熙本身考虑的就是提高整个夏国国产车质量,托起一批有竞争力的国营汽车厂,自然资源要倾斜的。

而这六家汽车厂也不是无的放矢,人家本身厂长就敢想敢干,外加自身条件也不错,这是最好的合作对象。

所以,何熙就承诺了。

结果这群人都是狠人,何熙的发动机厂开了年就被厂长们堵上了,毕竟车子的发动机是最重要的,如果用了非常好的发动机,再加上不错的装配技术,虽然其他的零部件烂了点,但也不会太差。

何熙于是做出了承诺,减少部分出口,提供内销。

至于配件厂生产线和产学研中心,问的人没几个,何熙觉得,那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这些东西可以帮他们多少,日后知道了,他们会积极的。

何熙没想到,王淑梅都知道了:“这碍着你了吗?”

“那当然,你不知道,当年托卡集团和泰斯集团进驻夏国,那下面的厂子可是挤破头来跟我们合作。现在呢,我们这边三家外资汽车公司等着有人合作,结果我们看中的几个汽车厂都说不考虑!”

“我们当然着急了,肯定是要强强联合才比较好,毕竟长城这么强是不是?结果一问,都是你一个战线的。”

她这么说,何熙倒是乐的不得了,“这说明什么,夏国的汽车工业在崛起,我们通过第一轮的较量,发现不能唯外资论,大家沉得住气了。”

王淑梅还是有点看不懂何熙:“你不是造汽车吗?怎么又开始生产线之类的。你到底想做什么?”

何熙回答的也简单:“夏国汽车市场的大坝,外加一流的全球汽车研发中心。要有自己打出名头的牌子,并且成为世界汽车的中心地,”

王淑梅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不仅仅是大坝?”

何熙点点头:“不仅仅,包括且大于。”

王淑梅给何熙竖了个大拇指:“我期待。别人说我不相信,但你说,我认为你肯定能做到。”

不过何熙还是挺关心的,又问了问:“那你们没找到合适的?”

王淑梅狠狠叹了口气,“我们看重的都不行,那就只能矮子里拔高个,于是想了个办法考核一下其他厂子,你知道怎么考核吗?”

没等何熙反应过来,她就说了:“大比武。你还记得4年前你带着海州厂来吗?那真是惊才艳艳,部委一直记挂着这个,总觉得这是选拔人才和厂子的好方法,现在讲究双向选择,我们这次就启用了这个方法,全国汽车厂报名,我们筛选一批,剩下的都来比赛吧。”

提到这个何熙是真感慨,其实那会儿她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是运气好,但凡有个教条点的厂长,都不会给她这个机会。所以徐海信一直觉得何熙是海州柴油机厂的恩人,何熙却一直觉得徐海信是她的恩人。

何熙就问:“那有我这么惊才艳艳的吗?”

“你脸皮真厚!”王淑梅开着玩笑先来了一句,不过很快就说,“真有一位,这人你可能听说过,就是我们部委退休的办公室主任霍知中的儿子霍君。”

何熙这是从那年霍君硬怼东方红后,再一次听说他的消息——据说他回来后很快就从泰斯集团辞职了,具体去了哪里,没人知道。他也没再联系过何熙。

“他是什么身份?”

王淑梅说:“你都想象不到,他现在是东粤汽车厂的副厂长兼任技术科主任。”

这个何熙倒是相信,他本来在江城厂也坐到了技术科科长的位置。而且虽然说是柴油机和汽油机是有区别的,但是还是一个行业,这也算合理。

王淑梅接着说:“他这次带着东粤汽车厂来的,无论是从工人技术还是从产品质量等等方面,都是第一名。要知道,东粤汽车厂可是很一般的汽车厂。那只能说明他的水平高了。”

何熙倒是觉得,如果霍君能走出对何晴晴的思念,过自己的日子挺好的,她就笑笑说:“可见,我们的汽车行业是要大发展了。行了你忙吧,我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