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三章合一

大国制造1980 大江流 4655 字 2022-09-04

特里斯坦是个聪明人,他一听就知道何熙对他的完全不感兴趣,这是在搪塞他呢。

特里斯坦用棕色的眼睛看着何熙:“何总,你好像对我的话并不同意。你知道,合作是从交流开始的,我们可以好好聊聊。”

何熙笑着说:“既然您如此坦诚,我就实话实说,我认为刚刚通过测试成为了全世界最安全的车,长城被定位成中低端车,是不够严谨的。”

特里斯坦是万万没想到,何熙居然是对这个不满,不过他是个聪明人,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问:“你认为长城的定位应该是什么?”

何熙笑着说:“我认为长城应该是一款高档的轿车,它有着无可比拟的安全性,可以让所有的乘客放心。”

即便是忍着,特里斯坦也忍不住了:“你的想法太好笑了。你知道高档轿车的价格是多少吗?一台在五万美元左右。长城是名噪一时,但是你们没有历史,没有品牌,谁愿意为了安全去购买你的车?”

他直接坐直了身体,“何总,我理解你的想法,我来之前专门研究了一下晴天机械,你从零到有,不过四年时间,就建立起了自己的汽车工厂,而且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我认为你是个技术和经营的天才。”

“你对自己的产品有感情,有信心是自然的,但你必须知道,市场不认感情,只认产品。”

“安全性的确是不错,但这不过只是一阵旋风,你大量铺货,进入千家万户,名声就此打开,自此你在美丽国的市场就打开了。”

“但如果咬着价格,你知道的,5万美元的汽车实在是太贵了,你完全剔除了我们的中产阶级,没有几个人能有这个预算买你的车。更何况,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漂亮的,动力强的,牌子好的。你的客户面就更窄了。”

“所以,合适的价格合理的定位是成功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劝你不要浪费这个大好的机会,否则这次拒绝,下次想进入,可就更难了。”

何熙点点头:“真是肺腑之言,但我也有成本。”

一听这个特里斯坦立刻说:“不要以为我对夏国的政策一无所知,夏国的人工如此便宜,你们的原材料价格低的吓人,你的成本不会太高。即便是成本高,你们国家还有政策,出口补贴和退税,你知道的,我们很多行业对你们的这种补助政策很恼火,你们的东西太便宜了,让我们没办法竞争。”

“你这样就可以赚两份钱,你的利润不会少的。”

何熙是真没想到特里斯坦居然对夏国的政策这么了解,不过如果特里斯坦不这么说的,她还有心思跟他好好聊聊,什么叫做品牌什么叫做定位。但现在,她胃口全无。

创汇为先是夏国过不去的历史。

改开后,夏国不论是生产线还是消费品,各种物料紧缺,可是想购买只能用外汇,1980年的时候,夏国的外汇储备还是负数。

明明家里什么都缺,却没钱买东西,那怎么办呢。

只能拿着家里的东西贱卖给人家,从而获取外汇。所以那会儿很多外售物品明明质量比国内的还好,价格比夏国国内便宜的多,譬如一台海州柴油机厂生产的t185拖拉机,在国内的售价是2500元左右,按着当时的国际汇率,折算成美元就是1200美金。

但实际呢,出口价只有600美金左右,而且后来因为质量一般,竞争对手又多,甚至压到了500多美金。

那是赔钱在卖!

可工厂要活,工人要吃饭吧,这么便宜卖出去本钱都不够怎么吃饭,所以就有了出口退税和补贴。

其实就是国家勒紧了裤腰带赔本贴钱赚外汇。

这是夏国人不得已的办法,谁让我们需要又没有,我们穷呢。

但现在何熙好不容易将汽车厂办起来了,她不靠出口补贴就能挣大量外汇,如今又有了名噪一时的长城汽车,特里斯坦居然跟她说,即便价格太低,也可以用出口退税和补贴来挣钱。

她如果应了,这四年她就白干了。

那么多人提携她,那么多人给她政策,那么多人帮着她,不是为了让她赚国家的钱的。她是要从外面拿钱回来的!

何熙直接就站了起来,很淡漠地跟特里斯坦说:“特里斯坦先生,你说量大才可以铺货,这是市场经济。那请问,我为什么要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赔着我们国家的钱,为美丽国人民送温暖呢?”

“你觉得这是市场经济吗?”

“而且我想,我是长城的生产厂家,应该是我对长城定位,你们合适则代理,不合适则放弃。我想,不是你们教我怎么定位我的车。”

何熙说完就道:“今天坐飞机很累了,我们安排了酒店,你们先歇息一下吧,你们乘坐的汽车都是长城,虽然不去工厂,但也可以先试试,试过再考虑一下我的提议。”

特里斯坦不是没见过当场变脸的人,不过何熙的变脸的确是出乎意料——他也是来过夏国交易会的,知道他们为了卖东西有多热情,有多主动,你要是说这东西不错但价格有点贵,能围上来三四拨人,用不熟练的美语跟他说:“我们可以便宜!”

何熙居然翻脸了。

特里斯坦忍不住摇摇头,这真是奇妙的感觉,他倒是没有歪缠,只是在经过何熙的时候停了下来,对着这位东方美女说道:“我知道你现在心情不太好,但何总,把握机会才是最重要的,赚钱其实早晚都会赚到。而你错过了这个机会,大门将会对你关闭。”

他显然压根不知道何熙的点在哪里,却以为说中了,笑笑离开了。

不一时孟爱华才进来,问何熙:“很不愉快?”

何熙点点头,“你知道吗?他们就是像是那种老式贵族,家学渊源,看到了我们就像是看到了暴发户,他知道你厉害,但是觉得你不过如此,所以其实是看不起你的。”

“但我们并不差,我们的车子即便放在了欧美也都是一流的,更何况,我们的安全性已经受到了认可。不是说中低端的车不好,但什么样的质量要匹配什么样的价格。不能因为我们新来的,就必须压低。”

“长城是品牌,这是第一辆要打出去的产品,如果这个头开不好,那么后面就会受到影响。”

“就像是美丽国人一提到棒子国的车,就认为质量差容易坏。一提到樱花国的车就认为省油节能。”

“我们不能让他们觉得,我们费尽心思,那么多设计和技术才研制出的长城,就是质优价廉。我们夏国的东西为什么必须要价廉呢?我们的知识我们的劳动,应该是有价格的。”

何熙的说法孟爱华如何不懂,但是她这两年跟着何熙,同不少人打过交道,远比当年在泰斯集团的时候成熟多了。

她回答说:“恐怕很难。你知道的,这些代理商可能在美丽国斗的要死要活,天天想办法竞争客源,但是,很多时候他们是很团结的。”

“海诺这个条件,其他的恐怕也不会很好,而都不答应,就等于这事儿黄了。”

何熙这点倒是很有底气:“黄了就给自己人开,东西在手,还没出路?”

孟爱华的确说对了,随后三天,一共来了四家汽车代理商,都是何熙去接的,给与了最好的接待,有的在车上随口聊聊,有的是进入了会议室正式聊的。

但结果都是一样的,他们都认为长城应该定位在中低档汽车,甚至是更偏下一些,主打年收入1.5万美元左右的中产阶级,“你知道,他们都看到了碰撞测试,我们对汽车频道做了个调查,80%打电话的人想要购买长城的人都处于这个阶层,他们一定会慷慨解囊的。”

对方当然知道何熙的定位,笑着说:“倒是没听说过,有任何有身份地位的人,想要了解一下长城。你知道,长城太新鲜了。”

不过何熙都是很坚持,这让事情就僵持在那里了,好在孟爱华早有安排,先是带着愿意参观生产线的去了一趟海州,随后又带着他们出去逛街看景去了,这会儿的京城虽然没有了春夏的景致,不过雪后的故宫,可以溜冰的后海,都是好去处。

他们倒是对长城的生产线表示了惊讶,试坐后对长城也是赞不绝口,不过玩的也不亦乐乎,其实的意思是,也给何熙想一想的时间。

特里斯坦甚至在某天回来的时候,送给了何熙一个橙子一个小橘子,跟她说:“抓大放小,这是商人最基本的才能。”

等着他出去,何熙就把两个水果扒了皮几口吃了,用她的话说:“小的不嫌小,但大的不能放!”

孟爱华就问她,“你心里有数吗?不出口了吗?”

何熙笑着说:“怎么可能,这二月份产量上来,咱们的市场根本吞不下,所以肯定要出口的,但是美丽国走不通,还可以考虑其他的地儿。”

孟爱华不负责这方面,她知道何熙心里有数,就松快了。

第六家到达的则是位熟人,托马斯兄弟公司的摩尔,他和杰克逊两人,是在交易会上第一个和何熙达成协议的,这两年双方一直有订单,所以关系密切。

到了以后,何熙直接安排了饭店包间,带着孟爱华一起吃的饭,相较于活泼的杰克逊,摩尔就特别稳重了,饭吃的差不多了,他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