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三章合一

大国制造1980 大江流 5266 字 2022-09-04

46

李仲国这是真服气。

他原先总觉得自己聪明,可跟着何熙这一桩桩一件件比,那是差距真不小。

今天这事儿,李仲国昨晚想了那么多办法,都没何熙的厉害,那真是行云流水。

这一下子,连带配件厂和工人的问题都解决了。更何况,还不仅是这些问题。

如果说原本南河省的这些机械厂来找何熙,是觉得何熙不敢得罪整个南河机械行业。那么现在,何熙岂不是把整个南河的机械行业联合起来了。

这不能说亲密无间吧,也是一家人!

原先害怕他们联合起来孤立晴天机械,现在晴天机械将他们联合起来,还真不怕有人找事。

日后这路简直太好走了。

李仲国简直兴奋坏了,“晴晴,那咱们这发动机厂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其实差的远呢,现在听着是工厂有了,发动机生产线有了,零配件厂有了,工人也有了,但其实都没作准呢。

工厂还没开建,发动机生产线先要去樱花国拆卸,再回来组装,零配件厂和工人都要要筛选辨别。

何熙掰着手指头给李仲国算,李仲国乐的很,一把抓住了何熙的手,冲她说:“妹妹啊,你什么都好,就是想太多。一件事解决了就要高兴一下,要不绷的这么紧,人会太累的。今天咱们事儿办的漂亮,庆祝庆祝。”

何熙就笑了:“怎么庆祝?”

李仲国就说:“叫上一桌菜回家吃呗。我看你刚刚一直看那个猪头肉,走吧,我已经跟服务员说了,等会儿他们就送到了。”

何熙乐了:“果然是二哥了解我!”

不过一到家门口,居然听见里面有热闹的说话声,何熙看了李仲国一眼,一推门进去,就发现老七、倪亚明他们居然都来了。

何熙超级惊喜,去了海州厂后,她就不怎么管水泵的事儿了,跟他们见面也少了。

何熙连忙问:“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李季军一看何熙,就先跑过来了,他最亲何熙了:“姐,我想你了,我们早上出发的,刚刚才到。”

何熙伸手想摸摸他脑袋,发现这孩子又长高了,只能把手放下了,“怎么也不说一声?”

李仲国也进来了笑着说:“提前给我发的电报,昨天我不想你分心就没跟你说。”

那边老七和倪亚明也跟何熙打招呼,老七旁边还有个熟人,石媛媛。

上次的时候去聚贤镇农机厂考察的时候,何熙还劝老七,石媛媛是个好女孩,老七却因为将自己条件不好,长得也不好,拒绝了人家,但现在瞧着两人挨在一起,这一看就是在一起了。

何熙就说:“不会有什么事我不知道吧。”

老七倒是不好意思,脸还红了,倒是石媛媛大大方方的:“晴晴,经过我不懈努力,终于把人追到手了。我们前天正式谈朋友了。”

何熙立刻给这位大胆的姑娘鼓掌:“恭喜恭喜。”

石媛媛笑着说:“谢谢。”倒是老七不好意思了,说了句:“你们聊。”居然摘葡萄洗葡萄去了。

何熙才问:“怎么追上的?”

石媛媛说:“难得很,人长得不好看吧,心事还不少。我说不嫌弃他长得丑,他说家里还有五个弟妹拖累重。我说有人就有福,两个人干活还养不起吗?他还说什么不能拖累我。咦,难搞的很。”

何熙乐了:“那是怎么追上了。”

石媛媛伸出手比了个二:“两条。一条是我不放弃。我就是看上他这个人了,他长得丑但心好。一个人拉扯五个弟妹,不叫苦不叫累,也不学坏,想办法挣钱供养,还有一技之长。我觉得这样的人好踏实。第二条就跟你有关了。”

何熙没想到这事儿还能扯上她?”怎么跟我有关?”

“你太厉害了,事业发展的快,前几个月还是水泵厂,这几个月就发动机了。你发展的快又不忘朋友,他的职务工资都涨了,现在一个月一百块,这不就有底气跟我过日子。”

何熙可真被她逗死了:“行,就为了你们过上好日子,我再努力。”

石媛媛还没说完呢:“我还得再求你件事。”

何熙就问:“什么?”

石媛媛很认真地说:“我只有初中学历,后来我爸妈去世了,我就辍学拉扯我弟弟,这些年也没看个书。但我看你,还是觉得有知识有一技之长好。我就想报个夜校,学个本事,我问老七学什么,他也不懂,让我来问你,说你是所有朋友里最有想法的了,你能给我个建议吗?”

何熙还以为他俩确定关系,这是小情侣出来玩的。哪里想到,居然是石媛媛想上进。

她可是很赞成的,“让我说会计吧。一是你合适,你做事干活有条理,在垃圾站就记账,有基础。二是需求量大,以后我们企业也需要会计的。”

石媛媛立刻嗯了一声,扭头冲着老七喊:“听见了没,我就学会计了!”

老七挺温柔的:“好。”

倒是倪亚明过来的原因就比较沉重一些,他当年受伤是在镇医院处理的,其实处理的不是很好,总是隐痛。

原先条件一般他就忍着,现在在何熙这里工作,不但工资高而且前途好,他也就想看看病。

两个孩子马上开学,李季军就陪着过来了。

何熙在青阳县的时间不多,倒是帮不上忙,不过这就看出李仲国的交际能力了,李季军说:“姐我二哥都安排好了,他认识个骨科大夫可厉害呢。”

何熙扭头对李仲国伸出了大拇指。

过一会儿,迎宾大酒店的饭菜就送过来了。

一桌子好菜,李仲国又摸出两瓶好酒来,冲着大家说:“来吧,我们今天好好庆祝庆祝!”

这顿饭吃的是何熙这么多天最高兴的,她甚至试图去喝点酒,不过酒量太差,不过抿了一小口,就脸红心跳加速,跟打升级一样,被李仲国严禁再摸,排斥在外。

等着吃完饭,大家聊天的时候,就瞧见她不停地点头,打瞌睡,李仲国就直接把人撵回屋子里睡觉去了。

这么悠哉的日子,何熙也就过了半天。

她给各位厂长留了三天时间,但是这些厂长们可都是心急如焚,从第二天开始,就直接过来交了报名表。

到了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整整18家厂子,除去被何熙轰出去那四家——郑虎等人连夜就走了,都齐了。

而且厂长们非常认真,一个个何止是填表,那是恨不得将自己的所有优点都写出来,一张报名表后面最多的附了六张信纸。

这人就是李东城。

何熙拿着他的报名表看了看,东城机械厂建厂于1945年,原身是一家螺丝厂,后来升级改造成了一家零配件厂,主要生产的是螺丝螺帽之类的零配件。

这些东西实在是生产的厂家太多了,东城机械厂质量恐怕也一般,四五年前就亏损,后来销售科长李东城竞聘成为厂长,出去跑业务,倒是拉回了不少订单。

这上面写着改进了生产设备,规划了生产流程,一年扭亏为盈。

剩下的都是吹。

整体看就是一家规模不小但水平还不错的机械厂。

何熙看完就放在了一边,接着往下看,最吸引人的是张胖子的岚山维修厂,他一是字漂亮,一手楷书太好看了,二是他没有跟别人似的洋洋洒洒一大堆,他的内容也不少,但却是分门别类总结了。

譬如维修过最大的机器,维修过最难的机器,耗时间最厂的一次维修,最想不到的一次维修等等。

他没直接夸,而是用真实案例一个个的写出来,从案例里就知道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技术。

这人有两把刷子。

当然其他的也有出众的,譬如左康健那是真实诚,就他一家愿意租工人,其他人都是想当零配件厂。

何熙一一个个看着,再结合着徐海信给她讲的一些事,这些人和厂子她心里就彻底有数了。

李仲国问她:“你准备怎么选?得有个标准。”

何熙就说:“所有的标准都没考试最明显。租工人就是对各个工种进行考核,达到水平就可以过来。至于这些厂子,分两个方向零配件和粗加工,每个方向我出同一道考题,看他们做的程度就可以。”

李仲国点点头:“那评委你有数吗?”

这个何熙可真有,“海州厂的老师傅们,京大的佟教授,外加机械厅的领导再请一两个,不就行了。”

李仲国竖了竖大拇指:“这规模,够盛大的。那行,我去宣布这事儿。”

何熙却没让他去说,而是说:“我写个章程吧,你直接贴过去就行了。这些人里有人是真的给厂子谋发展找出路,有人是没办法才留下的,不能给他们空子钻。”

李仲国一听就知道说的是李东山,他以为自己干的事儿没人知道,其实迎宾大酒楼里面的服务员,李仲国早就安排了个自己人,说什么他都知道。

他点头:“可不是,得防着他。”不过他也挺烦的,“你说他要是真水平还行,咱们还真用他啊,这人蔫坏,自己不出头,到处拱火。”

何熙点头:“那就用。”

“为什么啊?”李仲国那叫一个不愿意。

何熙就说:“因为这事儿不仅仅是咱们找配件厂,还是咱们团结南河省机械行业的同僚的重要时机。如果是咱自己找工厂合作,肯定不用,但是既然说了留下的都可以报名,咱就得言而有信,公平公正。他的坏事没做在面上,我们就不用他,那么其他人也会想,是不是我们对其他人的考核也不公正呢!”

“那昨天的一切就功亏一篑了。”

这话倒是有道理,李仲国也知道,做这样的大买卖,还真得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