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页

回到家的时候,陶醉听见一向很少叫唤的霍克在家里急躁地叫着,仿佛发生了什么事一样,她赶紧掏出钥匙开门。霍克第一时间就冲到了她面前,张嘴咬住了她的衣角,将她往卫生间拖。陶醉赶紧跟过去,看见欧文太太正倒在卫生间的地板上,她吓了一大跳:“欧文太太,你怎么了?”

欧文太太还没有失去意识,只是倒在地上无法动弹,说话也有点口齿不清:“救我。”

陶醉听见她大着舌头说话,知道这可能是中风,便弯腰费劲地抱她起来,平放在沙发上,拨打急救电话求救。陶醉是第一次叫救护车,又是在英国,所以根本就不知道英国救护车的情况,她心急无比,也不知道中风病人该怎么处理,也不认识医生,慌乱中便拨通了常醒的电话。

那边已经是半夜了,常醒都准备睡了,听完陶醉慌乱的述说,说:“我听说英国救护车需要的时间很长,如果你再等十几分钟还没见到车来,就自己出去叫车,千万别耽误了病情。”

陶醉说:“能掐人中吗?我怕适得其反。”

“别掐,让她平躺着就行。别慌,宝贝,去收拾东西,住院要用到的东西。”常醒说。

陶醉挂了电话,便去帮欧文太太收拾生活用品,突然又想到,住院要花钱的吧,得多少呢?医保卡什么的又在哪里?但是欧文太太又说不清楚,她只好将自己的钱都带上了,希望够用。

过了一刻钟,救护车还没到,陶醉急坏了,便跑到外面街上去拦出租车,好在她住的地方算是市中心,还比较好拦车,等她叫到车回去的时候,救护车还没来。司机见她一个亚洲女孩都这么热情地帮着救人,便主动帮忙将欧文太太抱上车,又告诉了陶醉去医院后应该怎么处理。

其实医院离得非常近,只有几分钟车程,欧文太太被送到了急救室里,好在医院也知道事情轻重缓急,并没有让她们回去等着,马上实施了抢救。等陶醉帮忙办好手续时,欧文太太的急救已经结束了,正在病房里输液。欧文太太睡得很安稳,她还没有度过危险期,一个亲人也不在身边,陶醉不敢单独放她在这里住着,除了回了一趟家喂霍克,带了自己的书包和生活品之外,还将自行车骑了过来,就没再去过别处,一直在医院里陪护欧文太太。

医院里的医护人员都很意外,怎么是她在医院照顾病人,刚开始以为她是护工,后来才知道只是欧文太太的房客,都对她感到很钦佩。

第二天上午欧文太太醒来的时候,陶醉正在学习,她伸手抓住了陶醉的手:“苏菲,谢谢你!”她的口齿已经清晰了不少。

陶醉见她醒了,高兴极了:“欧文太太,你醒了!你感觉怎么样?想不想吃点什么?我给你熬了粥。”

欧文太太的眼角渗出了眼泪:“谢谢你!你帮我打个电话,联系我妹妹凯蒂。号码就在电话机旁的电话簿上。”虽然现在手机已经很普及了,老太太也没有买,她那个年纪的人不大能接受新鲜事物了,况且也不怎么能用上。

陶醉连忙答应下来,伺候她喝完粥,然后回去给欧文太太的妹妹打电话。那边一听说姐姐病了,马上就从格拉斯哥驱车过来了,下午的时候,凯蒂两口子就赶到了医院,老姐妹在病房里相见,都忍不住老泪纵横。凯蒂看到陶醉非常意外,她以为打电话的是护士,没想到居然是一个亚洲女孩,听说是姐姐的租客,还是她帮忙送到医院来的,顿时感激不尽。

凯蒂来了,陶醉就被解放出来了,对方对就医流程要熟悉多了,很快就找出了欧文太太的医疗卡,至于陶醉垫付的医药费也表示会退还给她。

陶醉其实有点担心,因为脑梗病人通常都会有一定的后遗症,欧文太太治好后不知道会不会有后遗症。如果有了后遗症,她一个孤寡老人要怎么生活,自己就算能在这里照顾她一阵子,她回国了之后呢?

欧文太太住院这段时间,陶醉也不嫌辛劳地每晚都会做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饭菜给她送到医院去。凯蒂夫妇对陶醉的印象极好,简直是赞不绝口,这真是个人美心善的瓷娃娃。

欧文太太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的院,不幸中的万幸,没有明显的后遗症,这以后就需要格外小心了。凯蒂建议她去疗养院生活,但是欧文太太不太愿意,还是想回自己家里。

凯蒂拗不过她,便将她送回家里,还留下来陪伴了她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凯蒂兴致盎然地跟着陶醉学做中国菜,突然也有点理解姐姐不太愿意去住养老院了,家里有个这么可爱的甜心陪着,换她也不愿意去住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