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常醒报的项目不少,除了5000米长跑,还有跳远和200米,以及4x100米接力赛。每个参赛选手只能报三个单项和一个集体项目,他都报满了。

陶醉说:“你们班就这么没人吗?”

“人是不少,书生多啊。”常醒笑着说。

这点陶醉得承认,他们班的同学也不大爱运动,看男生的身高和体型就能看得出来了,做操的时候往那儿一站,就不如旁边三班的同学高大,只能和同为重点班的一班比较,所以他们比赛的成绩也只和一班比。连班主任老师都打趣说,名次他们就不争了,重在参与,争取将精神文明奖拿到手就可以了。所谓精神文明奖,就是运动会的安慰奖。

比赛那两天,丽日当空照,春风花草香,别提多么明媚了。大家也都跟过节似的,个个喜气洋洋,操场上热闹非凡,简单的开幕式后,比赛就打响了。陶醉第一天没有项目,她的项目都在第二天,所以就坐在自己班的看台位置看《飘》,她是参赛选手,广播稿都不用写,重点班人才济济,几篇稿子完全不在话下。

孙兰心跑来拉她:“醉醉,快走,男子200米比赛开始了,常醒不是要跑吗?”

陶醉说:“你怎么知道?”

“你在干吗呢?台上的播音员起码已经播了五篇常醒的广播稿了。”孙兰心瞪大眼看着她,似乎在责怪她的不尽责。

陶醉尴尬地笑了笑,她还真没有注意到,完全沉浸到小说中去了,她赶紧将小说交给负责写稿的周婷玉:“婷玉,帮我拿着书,我去看看。”

“行,你去吧。”周婷玉是个好学生,又是学习委员,写广播稿是她的任务,从开场到现在还没挪过屁股呢。

陶醉这会儿又听到常醒的广播稿了,一听声音,就知道是魏佳彤在播。按说高中组男子比赛,魏佳彤班和高二一班还是竞争关系,她应该多念自己班上的稿子,然而常醒的稿子是有一篇念一篇。一班的人似乎也注意到这点了,写的稿子基本都是常醒的,中稿率接近百分百,而每中一篇稿子都会加集体分的。

陶醉听到这里,忍不住撇撇嘴。连孙兰心都注意到了:“魏佳彤是不是暗恋常醒,怎么老念他的稿子啊?”

陶醉噘了一下嘴,这事她早就知道了,每次她去给常醒送饭,魏佳彤都会找机会和她说话,打听常醒的事,这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也难怪,常醒成绩好、长得帅,尤其是气质特别,在一群高中生中简直就是鹤立鸡群,她班的邹洋人气也高,但是跟常醒比起来就像个没长大的小孩。全校女生喜欢常醒的估计得有一个加强连,不知道有没有女生主动追他,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喜欢的女孩,这事儿陶醉也没敢问,这种情况,当鸵鸟明显是最合适的。

当然,陶醉不知道,学校羡慕她的女生不知道有多少,除了她,还有谁能天天坐常醒的车后座啊。所以陶醉被人当成假想敌的也不少。

陶醉刚跑到200米的起跑线,拿着喇叭的陈一帆就看见她了:“哟,来给常醒加油呢?这个给你,吼一嗓子吧。”他说着将自己手里的喇叭递过来。

陶醉连忙往后躲:“别闹,你自己喊吧。”用喇叭给常醒加油,傻不傻啊,她班上也有人参赛呢。

陶醉看着站在起跑线上活动关节的常醒,他穿着耐克的运动衣,脚上蹬着一双钉鞋,嘴唇紧闭,表情沉静,突然扭头朝陶醉这边看了过来。陶醉冲他露齿一笑,竖起大拇指,轻声说:“加油!”

常醒眉目舒展,微笑着点了一下头,仿佛拨开乌云见太阳,帅气明朗得无以复加。周围的女生都小声惊呼起来。

常醒突然伸手,朝陶醉的方向招了招,陶醉伸手指着自己,常醒点头。陶醉只好走过去,常醒摘下眼镜交给她:“帮我拿着。”

陶醉感受到周围的目光,灼热烫人,她快要被嫉妒的眼神给杀死了。她快速回到观众群里,孙兰心小声地在她耳边说:“情敌不少啊,嘎嘎嘎。”

陶醉回她一声:“彼此彼此!”

孙兰心被刺激到了,在陶醉胳膊上泄愤似的拧了一下:“哪壶不开提哪壶!”

体育老师开始发号施令,常醒如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陶醉跟着人群往前冲,紧张得心都跳到嗓子眼上了,不过慢慢地,常醒拉开了与其他人的距离,最终以明显的优势获胜。陶醉全然忘了自己班上也有同学和常醒同一组比赛。

陶醉将眼镜递给常醒:“恭喜,没想到你跑步也这么快。”

“还行,这一组没有体育生。”常醒接过眼镜戴上。

陶醉还挺担心在操场上碰到周晖的,结果她转了半天,也没碰到。最后孙兰心跑去七班跟原来的初中同学打听,才回来跟陶醉说:“周晖这次没来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