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方惠茹沉吟片刻:“乡村开展教育工作的难度确实不是我能想像的,这样吧,我先把教育局这边的人手给整顿一下,万一这边有比较有经验的人就先派到大河村去,让大河村做一个小学和扫盲班的试点,但是小肖同志,说来容易做来难,自古纸上谈兵容易,实际上做起来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希望你能不辜负我们的期望把这个试点给做好,教育局这边也会做好相应的支撑工作,你定期过来这边,直接给我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

哎,直接给方局长汇报吗,这个汇报级别好像有点高啊。

乡村教育停滞了许多年,开展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方惠茹已经做好了迎接难点的准备,更大的困难摆在眼前,但是教育一线工作者只能一步步去克服困难。

跟方惠茹聊了一下午,直到把肖敏聊到热血沸腾,也给方惠茹做了保证,争取第一批的小学班能够招收到五十名学生,这个比例不算太大,但是作为一个刚刚试点的小学来说,教育工作还是很重的。

另外县教育局会派一名同志过去支援,但是在支援点请大河村村支部提前安排好这位同志的生活问题。

关于学费的问题,因为是第一年的试点教育,先不收学费,每学期收两毛钱的纸币的费用,这些费用用于学生纸币橡皮等材料的购买,至于教师的经费问题,由教育局跟公社负责。

另外如果工作进展顺利,大河村可以自主招收一名新的教师,男女不限,但最开始是民办教师的资格,这一点肖敏可以直接跟公社那边商量妥当,回头给县教育局报备一下即可。

下午朱进也参加了两人的讨论,并给了不少实用性很强的意见,看来朱进也是能干实事的人。

要不是看天色已晚,方惠茹恨不得拉着肖敏去她家好好聊聊才好,一老一少两个人竟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么晚我就不留你了,家里还有孩子是吧?”听到肖敏说过她家里有个不到一岁的孩子,方惠茹也是当过母亲的人,非常体谅她,再怎么不舍得也要放她走了:“回头有时间一起带来我家玩,我给你包饺子吃,不是我吹牛,我包的饺子当年我女儿可喜欢了。”

“您还有女儿呢,这次来新安县也没有把她带来?”肖敏就随口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