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肖敏压低了声音:“婶,今年城里都涨工资啦,什么都涨了一点,你们工人过上了好日子,还稀罕这点钱吃点好吃得么,这红薯粉是有点贵,但你在城里没有票也买不到不是,而且这足干足干的粉,要比米饭实诚,过年过节的炖上意过腊肉炖粉干,味道多美?”

工人确实过上好日子了,家里的几个工人一个月都加了十几块钱呢,几个工人一个月加起来都多了四五十的工资,想想这,也该吃点好的。

是有点贵,但是想着黑市上面买一斤大米也要四五毛钱呢,过年吃点红薯粉又咋了,还是想还还价:“能少点嘛,少点我给你拿走十斤。”

肖敏咬牙:“要不就六毛五,您看着合适就买,不能再低了,这些红薯都是家里种的,我还想卖掉换点大米过年好吃呢,给了您这个实惠,您回去帮我们也宣传宣传啊。”

一看一下子少了五毛钱,十斤也才六块五毛钱,中年妇女掏了钱,欢天喜地的买下来了。

临走前肖敏还在说:“婶,这个价格真是很实惠了,您看看有邻居如果要,再带人过来买一点呗,我们乡下过来的,不容易。”

中年妇女还沉浸在刚刚砍掉一块钱的喜悦之中,连连说好,走了一会儿又折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妇人,她加了十斤,对方也买走了三十斤。

两人走的时候都是欢欢喜喜的,好像沾了大便宜。

真没想到这趟这么顺利,这一下子就卖掉了五十斤啊,陈大嫂看着空掉的背篓,深深的感觉到了她跟肖敏之间的差距,肖敏着涨嘴巴真厉害啊,难道说她打算今天一天把四百多斤红薯粉都卖完吗?

她觉得肖敏真是看上去比想象中的要聪明很多。

等到她走后,陈二嫂好奇的问:“咱不是说好六毛卖的嘛。”

肖敏:“嫂子,这你就不懂了,你卖多少钱人家都会嫌贵,都会还价,所以你得叫高一点,她要是再还价还能少两分,但是咱不是一次性少到位了,十斤也不少了,给她便宜了五毛钱,我又给她算了个旺称,你不是见她挺高兴的吗?”

是挺高兴,走的时候还觉得占了大便宜。

还带了个回头客过来呢。

陈大嫂又问:“那你怎么知道这里会有人过来买东西呢?”

第26章

大嫂性子最是温和,也很少跟人起争执,还有一点,她这个人比较实在,不像肖敏油滑油滑的。

陈大嫂问:“那你是怎么知道这里会有人过来买东西呢?”

其实肖敏回去的这一路,是回去跟肖军学师去了,她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偶尔跟着肖军跑跑腿,家里并不曾让她参与进来倒卖的生意,这么多念自然也就生疏了,但是打小跟着肖军走街串巷的收东西,上手起来她还是要比一般人要强。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肖敏跟肖军请教过来的问题,兄妹两人就做生意这件事情做了一次深度的交流,肖军毕竟做了这么多年,多少有经验,他便把自己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竟然,一一告知了妹子。

肖敏指着这里的路口,说道:“你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个纺织厂,这工人里面,就属纺织工人跟铸造工人收入高,当然可能有更高的只是我不知道,而且你看看这个地方,是供销社门口,大清早就有很多人拿着票来排队买东西,城里供应不上的话,有票据也不见得能买得到东西,她们走出来四处张望你以为在看啥?”

说完这话,她从口袋里面逃出来一个小本本,写下来刚才卖掉东西的单价、重量,最后拿了多少钱。

这个陈大嫂看懂了,肖敏是在记账,毕竟这是大家伙的钱放在一起的呢,肖敏这是怕回去不好跟老太太交差。

陈大嫂觉得这里面高深莫测,一般的脑子都想不通,像她就适合种种地给肖敏打打杂就好,想到这里陈大嫂默默的把肖敏背篓里面的重物放到自己框里,她也用心看肖敏跟人是怎么交流的。

陈大嫂:“你真厉害,跟你比起来我就像个榆木脑袋,这趟出来感觉就是沾了你的便宜呢。”

肖敏笑笑:“说啥呢大嫂,你力气大啊,推板车我就推不动,要不是你一路这样扛着东西,我一个人怎么能到城里来啊,还是要靠你呢,咱们收红薯不是也靠咱娘,没有娘在村里的好人缘,还有大江哥那边的关系,不少人都要说闲话的,在家里还有好多事情也少不了那几个小丫头。嫂子,不是说有脑子就能成事,我们是一家人呢。”

这就是分工合作的原理了,前一世肖敏就是搞小本经营起家的,记账难不倒她。

陈大嫂感慨:“我就是觉得你脑子好,能想通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