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晋王听到陆若华的话,不得不承认,面前少女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对事情和自我的认知都比他要厉害得多。

晋王看着陆若华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身上带有的自信和沉稳,这些在一个十四岁的少女身上变得异常和谐,并散发着独特的美丽。

“那日后阿华打算怎么办呢?”晋王接着问道。

“我觉得我还是对百姓的了解不够深,下一步我打算深入百姓中去,每做一个农具,都至少要在三个县的村子中听取意见,多听取百姓的心声,毕竟他们才是农具的真正使用者。”陆若华想了想道:“而且农书上也要如此,每编著一篇文章,我尽量都让人念给村子中的百姓听,争取他们的意见。”

“看样此事并没有打击道纯安的信心,反而让纯安行事更加周全了。”晋王笑着道。

说完此事后,陆若华想到其他的事情,继续问道:“不知道赋税的事情,晋王表哥解决的怎么样了?”她初到吴州的时候,晋王就和她讲过吴州官田的租税非常重,一亩田“少者一斗三升至四升,多者五斗至三石。”这在有些地方,是想都不敢想的。

由此可见,吴州的租税之重,百姓也越来越负担不起。

“我和左大人已经上书陛下,陛下同意减去田租七十万石,荒田租十五万石。”晋王想到自己这些日子努力的结果,脸上罕见的露出了轻松的笑意。

“如此,吴州的百姓可以好好缓口气了。”陆若华笑道。

“不过,粮税的缴纳存在一定的弊端,弄虚作假者不在少数,不知道纯安有什么好建议?”晋王想到自己这些天和左温一直头痛的事情,不禁将心中的困惑问了出来,他觉得从阿华这里或许能听到不一样的建议。

“这点倒也容易。”陆若华略一思索便道:“可以让各库房的簿子统一编号,填明日期,不许涂改,一式三份,库房一份,百姓手中一份,当然不可能一人一份,一个村一份应该是可以的,最后府衙内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