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

皇家小媳妇 君莱 1026 字 2个月前

宣德帝手搭在膝盖上,他想把傅芷砚赐给齐琮,本意确实是为了齐琮好,只是他还没意识到这是个馊主意,贵妃说的他觉得有理,可太后说的也有理。

第112章

贵妃眼见宣德帝动摇,急忙道:“太后身为宁王的祖母,疼爱孙子的心,臣妾明白,只是宁王身为大齐的皇子,子嗣延绵,事关皇室,岂能随心所欲。”

“贵妃说的——”

“咳。”

宣德帝抬手,正要附和贵妃,太后咳嗽一声,瞪他一眼,“皇室兴衰,取决于国泰民安,皇帝虚心纳谏,勤政爱民,重用贤良,少养些仰仗裙带出入朝堂的庸碌之辈,大齐自是河清海晏,何至于一个皇子的子嗣都事关朝政,宁王的子嗣在皇帝眼里如此重要,是要封他做太子吗?”

贵妃脸色一变,刹时便僵住了,紧张的看向宣德帝。

宣德帝也被太后问懵了,他的几个儿子里,最出色的,是齐琮,他确有意思要齐琮以后继承自己的皇位,只是他如今身体正是鼎盛之时,不想早立太子,免得齐琮会生出异心,打算自己死的那日再立遗诏。

“母后,这太子一事,还需从长计议。”

太后轻笑道:“阿琮身为中宫嫡子,不仅文采出众,擅骑射,对哀家和你,一片孝心,当年更是主动替你出征,吃了不少苦头,哀家听你也说阿琮的子嗣事关皇室延绵,这自古以来,皇室皇子无数,可没有哪个皇子的子嗣影响朝政的,想来陛下心中早有立阿琮为太子的意思。”

太后拉住宣德帝的手,在他手腕上轻轻拍了拍,“你是哀家的儿子,你的心思哀家又岂会不懂。”

“母后,这册封太子的事,不可仓促,眼下阿琮即将大婚,一切事宜,还是先等他大婚之后,再商议吧。”

“这么说陛下已经在准备册封阿琮为太子的事了,这册封太子不可草率,太子大婚同样不可草率,哀家身边只养了阿宁一个,以宁王妃的身份嫁到宁王府,再逾制,也没有以太子妃的身份嫁到太子府风光,皇帝刚刚还说,要阿宁风风光光的嫁给阿琮,既如此,那么婚事暂且向后搁置,等册封太子大典之后,再娶阿宁做太子妃。”

“母后,这怕是不妥吧。”

宣德帝脸色为难,贵妃面上一片青白,扯着嘴角道:“太后好偏心啊,都是太后的孙子,太后怎么能只顾着宁王一人,阿瑛这个做弟弟的还等着迎娶王妃呢。”

“是啊母后,阿瑛阿琅也都不小了,阿琮的婚事,不能再耽搁了。”

太后淡淡的看向贵妃,“贵妃说的对,做祖母的应该要一碗水端平,刚刚贵妃还担心宁王府只有一个王妃,会遭人非议,阿瑛身边到现在也只有几个上不了台面的侍妾,上任兰州知州之女佟寄云以前随她的母亲入宫拜见过哀家,那姑娘生的眉清目秀,品貌端庄,哀家便把她赐给阿瑛做侧妃,还有你自己订下的,李家的那个姑娘,下个月初八和十六都是好日子,便让这二人先后入府吧。”

贵妃气的捏紧手帕,“太后这是何意,阿瑛的侧妃臣妾早就订下了。”

“哀家怎么不曾听说阿瑛的两位侧妃都被订下,你是觉得哀家身为阿瑛的皇祖母,连给他指一位侧妃的权利都没有。”

“臣妾不敢,只是王府有规制,侧妃只有两位,臣妾已为阿瑛订下了李家的小姐,和臣妾娘家的侄女。”

太后端起茶盏抿了一口道:“阿瑛是大齐的皇子,身份尊贵,即便是侧妃,不用出身显赫,也要选书香门第的闺秀,知书达礼,你娘家那个侄女,母亲目不识丁、父亲延误军情被革职,这样的出身,怎么能做安王府的侧妃。”

“陛下。”

贵妃知道太后这是故意针对自己,皇子侧妃只有两位,李家要拉拢,她早就许下了侧妃之位,可她的宫里,亦需要娘家的支持,太后赐下一位侧妃,就是想让她侄女入不了安王府,好让她娘家兄嫂对她不满,什么名门闺秀,她又不是不知道佟家的底细,佟寄云的父亲就是个穷书生,烧了高香才考取功名,拼了一辈子,好容易升到了五品知州的位子,却死在了上任的途中,佟家本就没有根基,佟大人死后,家中再无人在朝为官,太后这个老太婆,可真是会选人给她添堵。

宣德帝也觉得太后给儿子指的侧妃出身太低了。

“母后,这个佟大人去世后,朕就没有听说过佟家的消息了,这佟家的姑娘今年多大了?”

“约莫十六七岁了,正是婚配的年纪。”

“陛下。”贵妃扯了扯宣德帝的袖子。

“哦,母后,怎么这个年纪还未婚配。”

“佟姑娘给哀家请安那回,刚好遇到了阿瑛,送她出宫的宫人回来说,佟姑娘回去的路上说此生非阿瑛不嫁,哀家原以为只是小姑娘一时说笑,谁曾想她竟真到今日还未议亲,一片痴心,哀家倒是不忍心不成全,贵妃应该也不忍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