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林绪不语,是当真要随晋祁去闹,而且是闹得越凶越好。

脱下朝服留下那一纸辞官书信时,他就已经预料到会变成这样,他与晋祁相识已经这么久,不难猜到晋祁会如何。

事实上,他便是看中了如今这一团乱麻的状况,所以故意才辞官而去。

林绪原本并不准备如此,他有这想法,是在大战结束朝中官员又把之前那件事翻出来再提,甚至有人故意引导百姓舆论时才有。

晋祁乃一国之主,那些人却只因为不满晋祁不出兵,就暗中挑起事端针对晋祁,甚至还主动散布舆论让百姓也参与进来。

此事看似是小

,可若深思,却值得人琢磨。

那些人如今只是因为不满晋祁的一个决定就敢如此,下一次若是晋祁再下达个什么让百官不满的命令,那些人是不是就要举兵反了?

反叛军之事在前,若不及时扼杀这滋生的念头,迟早有一天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大患。

若晋祁是昏君,是昏庸无道之人,那些人如此林绪说不定还会暗中帮忙,但这次晋祁明显没错。

出兵容易,养战难,况且夏国如今已经被逼到极限。

若能说服夏国投降还好,若夏国不愿投降,拼着必死的决心要与他们同归于尽,就算如今的夏国对整个大榆来说已经不足为惧,但最终战死沙场的士兵却肯定会比预料的多得多。

朝中那些人执着于出兵,林绪倒也不是不懂他们的想法,若当真拿下夏国,大榆国土扩张,得利最多的必然是朝中的官员。

夏国的国库,新多出来的领地,以及到时各种税收的改革扩张,这随随便便一点都能带来无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