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几乎恨不能冲他那张笑的极为云淡风轻的面容上来上一拳,却还是不得不咬着牙笑道:“是。”

这一月的时间之内,满营的将士也不曾闲着,没事便去将那群仍未离开大庆之境的倭寇撵着暴打一顿。纵使使者三番两次拿南安郡王来做威胁,他们也全然不在意。

这般一而再再而三,倭寇元气大损,愈发知晓了南安郡王不过是枚废棋子罢了,甚至护国公那狐狸还巴不得他们将南安郡王怎样,好借他人之手名正言顺解决了这个叛国者。而偏偏,被大庆捏在手中的,却是正儿八经的天皇血脉,绝不可轻易放弃的。

这般受制于人,他们只得咬牙强忍了。只是心下难免对大庆生出许多愤恨来,私下便有兵士拿着被看管着的南安郡王出气,拳打脚踢不过是寻常事,更有许多其它法子羞辱其人。惹得身娇肉贵的南安郡王不久便不堪受辱,几欲自缢,可又被人阻拦下,只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地强撑着,每一日都度日如年。

宝玉如今对南安郡王并倭寇都是满心地愤恨,听闻之后,甚至觉着心中快慰了些。护国公也知这南海的官员竟是有一大半与倭寇有勾结的,因而悄悄用密报传与圣和帝知晓,得了圣意之后,便毫不手软地寻了个由头,废了大批官员。

如此一来,南海无人可用,少不得请当地有名的才子出仕,暂且撑起这局势。

而这其中,便有前些日子口口声声仁义道德、指责宝玉沽名钓誉的孙姓书生。

因着处于上风,宝玉也愈发得了几日空闲。他小心翼翼地养着那株木樨嫩芽,寻了块极肥沃的土地种了,还拿红绳围了一圈,每日都去那处转一转。又是浇水,又是贴着其窃窃私语。

这般久了,军中人皆知晓这是小花大人的宝贝,谁也不去碰它。

这日宝玉提了清水将其浇过之后,正欲向回走,却迎面撞上了两个正捧着一本书看的痴迷的将士。这军中大多是贫苦人家的子弟,竟有许多都是识不得字的,因而宝玉乍然撞见此景,不由得愣了愣,笑问:“这是在看什么,看的这般入神?”

谁想那两个将士看见他竟像是白日见了鬼一般,忙不迭地便将那书向身后藏,连连挥手道:“无什么,无什么。”

宝玉:

你们这模样儿可一点也不像是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