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了,却是一场更要命的灭顶之灾!

纵使刘邦一向性情坚韧,这会儿也生出一股‘天要亡我’的悲愤,尤其那以为盘

算尽中、逃过一劫的侥幸与得意还未散去,就途逢大变,实在叫他灰心丧气不已。

他倒在榻上,双目无神地喃喃自语

着,对这消息同样感到始料未及的张良则已冷静下来,陷入了沉思。

——疏漏究竟出在何处?

张良头个怀疑的对

象,便是立场理应更为亲楚、偏偏对他们更为亲厚的项伯。

凡事反常即有妖,难道项伯并非是公私不分、为‘义’卖

主告密的愚蠢,而是范增所行的反间?为的是骗取刘邦信任,赴这场有去无回的鸿门宴,好一举秦王,歼灭汉军势力。

众所周知,范增与项伯不合,但若那只是假象……

张良微微摇头,很快自己否决了这一猜测。

若项伯那晚的急

迫与坦诚,真是口蜜腹剑者所演出来的话,未免也太过惊人了。

最重要的是,项羽若铁了心要对刘邦下手,以他贯来

做派,多会选择堂堂正正地与之开战,光明正大地一决雌雄。

双方实力本就悬殊,又有现成借口——汉军把手函谷关

不让楚军入,楚军大可以此为由,向他们发起征讨。

楚军要灭杀汉军,实在是轻而易举。

何必多此一举,驱使堂

堂楚国左尹亲自出动,孤身赴汉营?

哪怕是非对错双方各执一词,贸然歼灭盟友,大义上难免惹人诟病。

但在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