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珠此时的状态,实在是不正常极了。她总是臆想着有人在害她的儿子,疑心这个疑心那个,甚至还跑到大玉儿那里哭闹了一场,说是九阿哥命硬,一出生就克到了八阿哥……皇太极虽然依旧是偏袒海兰珠,但他不可能就因为这种毫无根据的言论把九阿哥怎样怎样了,那九阿哥毕竟也是皇太极的儿子,无论他的母亲如何,他身体里都流着皇太极的血脉,皇太极还不至于糊涂成那样儿,去迁怒一个幼儿。

于是海兰珠就不依不饶了,每天萧萧瑟瑟、哭哭啼啼,不是“离宫出走”,走到御花园里躲起来,就是一副恍恍惚惚的样子,对着病重的八阿哥说一堆别人听不懂的话……皇太极的耐心都快给她磨尽了。

便在此时,偏偏又有前线来的弹劾奏章,要请皇命,治睿亲王多尔衮一个擅改军令、延误军机的大罪!擅改军令、延误军机是什么罪?这是动辄夺爵杀头的大事,这能随便说吗?更何况那对象还是多尔衮?!

皇太极直接就把那些附和着要治多尔衮罪的亲贵大臣们降职的降职、贬斥的贬斥,随即又发圣旨,令多尔衮脱离大军,只带亲卫,疾行返京解释此事。

这一下子,大家都给皇太极搞懵了,皇上他老人家到底是想治多尔衮的罪呢,还是要保他?要治罪吧,怎么把附和的人都给贬斥了?但那“脱离大军,疾行返京”的命令,怎么看都像是要收掉多尔衮的军权,等他一进京就把他软禁起来的样子……这命令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啊。

这令人费解的圣旨一出,还真是让不少人急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睿王府的一众亲眷,以及依附于睿王府的一些门、下人们。所幸睿亲王福晋是个明白人,她当即闭不见,只专心地养儿子,说句绝情的,就算是多尔衮真的犯了大罪,皇室也绝不能牵连他们母子。不过睿亲王福晋也不是全然绝情的,她处理好府中事务,将下人们敲打了一番后,便入宫去给皇后请安了。

多尔衮年幼之时与皇太极感情很好,可谓是长兄如父,那么自然也有长嫂如母。哲哲自己没有儿子,对待多尔衮多铎这两个小兄弟,那就真如同儿子一般。更何况作为皇太极最为信任的贤内助,即使皇太极没有明说,哲哲也能猜到,大福晋阿巴亥的死和四大贝勒脱不了关系……更何况最终是她的丈夫皇太极登了位,她心里对多尔衮兄弟两个就更生了几分愧欠之情。

这些年来哲哲也很照顾多尔衮,睿亲王福晋自然常常入宫请安,彼此之间关系也很融洽。就连大玉儿,与睿亲王福晋也是颇有几分交情的。多尔衮自然不能和大玉儿有什么牵扯,但他福晋和宫里的娘娘们、各府女眷进行“夫人外交”,多尔衮是不会干涉的,甚至是乐见其成。

是以这次的明旨一发,睿亲王福晋很快就进宫去给皇后请安了,顺便还见到了素来被戏称为“女诸葛”的庄妃娘娘。

大玉儿对多尔衮自然还是有几分旧情在的,当这份旧情不涉及一些具体利益的时候,它仍旧是一份很美好的回忆。不得不说,尤其是此时有皇太极做对比,便是大玉儿,也很难不去羡慕睿亲王福晋。既如此,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一帮睿亲王府,那也是很正常的事。

这一次便连哲哲也担心皇太极要把多尔衮怎样了,于是这一日在皇后正宫清宁宫内,几个女人为了某个身在远方貌似惹了大祸的男人很是恳切地交流了一番,最后睿亲王福晋千福万谢地出了宫——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于是当夜,清宁宫内,皇太极难得没有去关雎宫而是来陪哲哲,两人正值温情时分,哲哲便婉转地提了一提多尔衮的事。

皇太极原本已经有些昏昏欲睡了,一听到多尔衮三个字,又猛然清醒过来,意味不明地看向哲哲,问:“你这是……要给多尔衮求情?”

哲哲温柔地说道:“哪里要用上求情两个字?多尔衮这孩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这些年来越发的出类拔萃,皇上心里想必也是欣慰欢喜的。这次的事儿我是不懂,但玉儿有句话说得对,我们虽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但总有他的道理,皇上也该让他有机会解释……否则若是仓促间就定了罪,万一有什么误会,岂不是伤了我们亲人之间的感情?”

不得不说,哲哲这番劝慰,当真是既中肯又合乎情理,若是换一个人来,还真得给她说服了,就是心里有火气,也能扑灭一大半了。可这番话听在皇太极耳朵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谁让他有那么一番隐秘的、难以启齿的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