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雁回和赵允初在清明上河园中待了大半天,把演出都看了个七七八八。

这里边有很多食物,都是仿制古籍中提到的。但是,除却一些从古流传至今的名菜,有很多都是现代人摸索仿制的,形味并不尽然相同。

商铺中也有许多仿制的,云雁回甚至还看到卖《东京日报》的了,这属于纪念品,仔细一看内容竟然还是他当年看到过的,虽然是不同期数的新闻集合,但的确都是《东京日报》上头刊登过的,大概是从古书中摘取下来。

至于演出,他们白日在街上看到的,只能说有点意思。有一部分还原得较为真实,但还是存在很多细节上的错误。

游客们夸奖做得还原,可是由云雁回和赵允初这两个在宋代生活过的人来看,还是有颇多缺陷,看个开心罢了。

到了晚上,汴戏《望情鱼》的演出,才叫两人有些吃惊。

那舞台,竟然完美复原了当年蒲关泽的大舞台,只是扩大了许多,加上了现代的灯光、道具,更为先进。恍惚之间,就像回到了蒲关泽一样。

待演员上台表演,云雁回又发现,虽说唱腔、身段有了些改进,可是台词一字不差,其精髓神韵也宛若当初。

汴戏传承千年,不曾断绝。古时景象、风俗到如今无法完美复原,但是戏曲则是靠一代代人手口相传,故此与当年所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