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让开封府的官员分散来, 带队到偏僻的县、乡去就地判案, 回来后再统一审查、文书工作。为此公孙策准备了很多新的材料和格式,方便带队官员将案件详细记录在案。

另外,开封府学的学生也可以申请随队实习。

这可是令所有学子都振奋不已,入学几个月, 说好的实践课目前只上了劳动课而已,导致他们都快觉得开封府是不是在欺诈了。

但是现在,终于传来消息,还真的有实践机会, 而且绝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琐事, 这是一个近距离学习官员处理案件的机会。

很多有志走这条路的学子都踊跃报名, 也被告知了条件可能不是很好,不过并无人退缩。

除了这些学生,其他人也得到了去开封府其他部门实习的机会。

郑凇也得实习啊,一开始,云雁回是把他安排在使院的。

使院这个地方,就相当于现代的政府办,专门协助大老板办事的,主要做的是文书工作。这里门道很多,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办差做事,都能学到很多。

郑凇去干了几天,就有人私下来和云雁回说了。

毕竟郑凇年纪还是太小,很多事情,他只看到文书上的,不能理解这里官吏的做法,无法透过文书看到更多东西。

可能一开始就在使院实习,还是太高了。

云雁回一想,也是,他忘了郑凇年纪太小,这样即便通晓了怎么做事,还是不够接地气。

于是,云雁回又给郑凇换了个岗位,直接放到下面的二级政府去了。东京没有宵禁,城市开放,但是厢坊这样的行政单位还是在,诸厢的官吏职责便包括审查一些比较小的案件,像是小的斗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