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胡诌标题,便是类似于“三伏天开封府衙将捐赠出千斤西瓜”“乡民评出最美衙役,数十年如一日为民办事”“蟊贼入室盗窃,谁知里面住着御前带刀护卫”之类,各自对应政务、民生等板块。

这措辞,包拯看得哭笑不得,同时也感受到了吸引人的地方,比如最后一个,他真的很想知道要是真的发生了会是怎样……

因为这个时候邸报的性质,所以包拯自然不会说,我们弄得这么好,民众看不到真是浪费了。这个基本上和邸报一样,只会有官吏与读书人能看到。

但是云雁回如此一看,的确是有很大好处。建立了这样一个平台,那么很多以前默默无闻的好事,就能够更好的传播,让人得到一些心理满足,也激励其他的人,更别提与考核相关,能够加分了。

如此这般,的确有助于整个开封府的更加团结,以及激励大家多去为民做事,与民同乐。

并且,整个内容都是很正面的,也不敏感的,不会谈及更高层的国事,也不会刻意报道包拯的动态,搞得好像他在沽名钓誉,完全是为了整个开封府。

“是个好想法,官家那边多半也没问题。只是此报乃开封府之府报,枢密院必然无法编撰,却会审稿,必然得选出一位有能力的总编者……”包拯说着说着,发现云雁回正气鼓鼓地瞪着自己。

包拯有点尴尬,“啊,你要亲自来编吗?”

云雁回咬牙切齿地道:“您这不是,废话,吗?”

第132章 不好意思,方才吹了个牛

为开封府报一事, 包拯下一次进宫时,就把云雁回带上了。

进去的时候,恰好官家在同数位大臣谈事,包拯就叫云雁回在外面带着,自己进去。一看, 里面不但有首相王芑, 以及几位老臣, 居然还有云雁回的舅舅郑苠郑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