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却说王子腾,一下朝便匆匆朝着殿外走去,他刚被指为主审,却怕是再没机会私见贾家中人,却又怕那宁国府不知天高地厚,仗着势大再做出什么不可补救的事,催着车夫赶快回了家,写了封信,又叫人秘密送到了王夫人处。

那王夫人收到信瞧了,只觉得眼前一黑,祸从天降。她本以为无人知晓秦可卿身世,一个国公府第的长子求娶一个五品官的养女,还不是天上掉馅饼一般的好事?只没想到,宁国府竟能将事情办成这样!勋贵人家,用些下三滥的手段,坏人名声,还被告到了御前,这若是一个处理不慎,连荣国府也会遭牵连。

想到这里,王夫人立时吩咐周瑞家的套了车,去了宁国府。此时宁国府贾珍却不在,听是带着贾蔷出门看戏去了,此事紧急,王夫人哪里有时间磨蹭,忙吩咐了宁国府的下人,去将贾珍赶紧找回来。她呆着无聊,便去了后院,瞧那贾蓉。

贾蓉本就被幺娘打了几十柴火棍,又被幺娘丈夫砍了几下,到底是伤了根本,纵是已经在床上休养了几日,一张脸仍煞白,说话带着虚。王夫人本就心急火燎,此时又瞧着贾蓉病成这样,贾珍还带着侄子出门玩耍,一时间也不知道该生自己的气,找了这个盟友,还是该心疼贾蓉,摊上了这种父亲。

安慰一番,又交代丫鬟们好好伺候,那贾蓉瞧着来关心自己的,竟是隔着房的叔奶奶,心中伤感,难免有些抑郁,王夫人待要再劝,却听得周瑞家的来报,“珍老爷回府,跟步兵衙门来拿赖升的人撞在一起了,如今晕在了门前!”

王夫人又立时向着大门前赶,却正瞧着几个小厮抬着贾珍往里走,贾蔷在一旁扇着扇子。便问,“这又是怎么了?”

那边贾蔷答道,“回叔奶奶,却是听着圣上下了旨,捉了赖升几个,叔叔一下子厥了过去。”

王夫人无奈,又让人赶快将贾珍抬进了房,掐人中的掐人中,敷冰块的敷冰块,折腾了一刻钟,那贾珍才悠悠转醒,瞧着王夫人,张口便道,“你出的这破主意。”

23揣帝心太子出手 算新账戴榕上门

却不说宁国府乱糟糟一团事,只说秦钟跟着皇帝的脚步进了后殿。

纵然小时候跟着父母去过故宫,那时的记忆里只觉得冷冰冰的,还想皇帝住在这里,夜里一个人会不会害怕。此时看着,却觉得有人住果然要有人气些,这些雕梁画栋却也鲜活起来。

皇帝坐了软榻,秦钟当即跪在了地毯上。

只是皇帝屏退了所有人,并没有说话,反而翻阅起早就放在桌上的折子,一时间,只听得殿内哗啦啦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秦钟也不敢抬头看,只是低着头,等着皇帝的吩咐。

这一跪,便到了午膳时间,皇帝这才伸了伸懒腰,下了榻,仿若刚发现似得,瞧见秦钟规规矩矩的依旧跪着,便道,“赏他两盘菜,给他爹尝尝。”说罢,竟离开了。

秦钟懵懵懂懂,直到一个老太监将装了菜的盒子拿给他,带他往宫外走,秦钟这才想到,这就结束了,皇帝什么也没说啊!

但不得不说的是,皇帝什么也没说,却比说了什么更让人可疑。

端王和太子都在宫中有人,只知道秦钟和皇帝在一个房间里呆了整整两个时辰,秦钟临走时,带着皇帝赐给他爹的御膳,所有人的脑袋都动了起来,皇帝跟秦钟聊了什么?皇帝如此恩待秦钟,是不是代表着对勋贵的不满,甚至,这是一种倾向于端王的征兆?

勋贵家族自然心中忧虑起来,连带着,刚刚被鲁芒丢了脸,他们的代表人物太子爷也忧虑起来。秦家状告宁国府一案顿时成了京城人关注的焦点,并且,这主审和监审也耐人寻味,按例审案应当避亲,可王子腾是勋贵的新一代领军人物,亦是贾家的姻亲,而那杜昇却是仕宦势力的中坚力量,他还当了秦业整整三十年上司。

这一场小小的官司,似乎在不注意之间,竟成了勋贵和仕宦两股势力的交锋点,太子和端王第一次如此明明白白的在一个台面上正面较量。

隐藏在后面的是谁,两人都清楚,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当晚,宁国府便来了个不速之客,贾珍战战兢兢的将人带到了书房,那人留下个布包,只得了两句话,一是咬死秦可卿与贾蓉有婚约,二是官司不能输。

待人走后,贾珍独自一人关在书房中,打开那布包,仔细看了看,却是面露狂喜之色,竟哈哈大笑出声。

而秦钟出了宫门,从凌晨便跪在冰冷的石板上,一直在宫中又跪了两个时辰,此时两条腿只觉得麻痛难当,还是招儿眼尖,瞧见他出来,慌忙迎了上去,接过了食盒,又搀着他,才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