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那边皇帝瞧见他人小小一个,在遥远的殿门处,根本看不见样貌,便道,“近些答话。”

秦钟应了,低着头,目无斜视,向前走到殿中处,方才停了下来,皇帝又道,“抬起头来,说说你爹交代你的话。”

秦钟当即抬头,只是不敢直视,眼睛依旧看着下方地砖处,道,“父亲因中风偏瘫在家,想着今日大朝会,却无法觐见天颜,日后却也未必能为陛下效力,心中哀伤,命臣子今日拿着由他亲笔所书的勤政殿雷劈情由并房屋、宫殿避雷之法跪于午门之外,也算了了心愿。”

听到情由书和避雷之法几个字,皇帝的眼神不经意的亮了一下,道,“避雷之法?你爹的意思是,这勤政殿和京城遭雷劈并非天降警示,而是因为建筑方法不对?”

皇帝果然心思细腻,一句便点中了要害,秦钟答道,“此是自然,打雷本就与刮风、下雨一样,乃是自然之象,只是我们想到了用雨伞遮雨,用衣服蓑衣避风的办法,却没有找到防御雷击的办法罢了,怎会是天降警示?”说罢,秦钟再次拜下,道,“以往种种,臣子未见,可臣子所见十年,京中无饿殍、无冻死之人,陛下仁政,万民皆知。”

从秦钟进殿不过些许时间,事情进展却出乎太子、端王两派预料。秦钟未有怨怼,更未有对宁国府的控诉,反而抓住皇帝因京城雷灾下罪己诏的一事,为皇帝找了个无比好的借口。

罪己诏是什么东西?是帝王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的圣旨,通俗点说,就是检讨书,一般行文上来便是“朕德不类”,虽情节有情节有轻重不同,但也代表了国家在这个皇帝的治理下,出现了偏差。下了罪己诏,虽会笼络人心,但自古以来却多是不得已而为之。想那帝王都是高高在上之人,平常人且不愿认错,何况帝王?

众人一时心中各有思量,打量秦钟的眼光也与早上有了不同,这一招的确不同,若是秦钟上殿来便哭诉,以陛下往日优抚勋贵的做法,怕是秦钟还要受到刮落,而献上这避雷之法,替陛下解了心愁,陛下高兴之下,万事皆有可能了!只是,这究竟真的是秦业的意思,还是端王设下的棋?倒是无人想到秦钟身上来。

那皇帝果然脸色大悦,道,“呈上来。”

便有一宦官将秦钟手上的折子呈了上去,皇帝打开折子,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笔好字,秦业练得是颜体,虽没有学得十分骨肉,也有了八分神韵,这笔字看着便已赏心悦目,秦钟自幼按着他爹的字描红,临摹的自然像,只是他双臂受伤,却是费了不少力气。

折子上尽书雷击一事的情由,并列出如何避免雷击的办法,皇帝一条条看下去,从二十日起那些抑郁于胸的闷气竟是一扫而光,有了这份折子,怕是无人可说他德行有亏,遭致上天降下惩罚。不过是如同暴雨、洪水、雪灾一般的天灾而已。

兴奋过了,皇帝便想到了秦钟的来意。杜昇一前便说了,秦业是因与人发生龌蹉事而中风偏瘫,这秦钟也算是聪明,没有直接哭诉,而是拿出了这份折子,这东西他很喜欢,自然也要给秦钟一个恩典,便道,“如若为真,却是大善!”

秦钟不吭不卑,道,“如今已近夏日,正是雷雨多下的季节,臣子愿为圣上演示。”

皇帝却不疑秦钟敢骗他,秦家还没这个胆子,心中安定,这才道,“却是可惜了,若是未有中风,朕倒是想见见这秦业,却是个人才,竟能想出如此法子。”

此话一出,站在殿内的王子腾便心道不好,皇帝这是给秦钟诉说的机会呢!果然,秦钟顿时一双眼睛便红了,哽咽道,“爹爹一片忠心,本想于今日朝会呈于圣上,只是昨日竟有宁国府管家赖升,宗人府经历庄希提亲不成,竟谎称我姐姐早已许配宁国府贾蓉,还污蔑爹爹背信弃义,爹爹一气之下才中的风。”

“圣上,我们家虽不是高门大户,却也是仕宦之家,姐姐也是如珠如宝的被疼爱长大,臣子不明白,宁国府的贾蓉病的快要死了,为何要拿我姐姐来冲喜?就算是污人名声,强夺豪取一般也在所不惜。难不成贾家少爷的命是命,我家爹爹,我家姐姐的命便是如草芥一般嘛?”

如此话语,却是戳人心肺。那秦钟又是小小一个人,瘦弱单薄的让人可怜,一张小脸上唯有一双眼睛充满了无奈与绝望,此时倒不似刚刚那个在圣上面前应对自如的孩子,却是显露出孩子的本性。

太子这边却是听得心惊,这宁国府连着荣国府,贾家又与王家、史家、薛家相连,确实勋贵中的中坚力量。若是真是让端王的手段得了逞,自己怕又是要后退一步了。何况,刚才这孩子解了皇帝的心结,自己这监国的差事恐怕也没多久了,不经意间,抚着衣袖的右手小指便微微动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