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渊欢喜,说道:“果然是很巧,不知具体钱银几何?”

柳湘莲说道:“他那是上好的三百亩田地,两个庄头守着,每年按时上交银子并野物山货之类,一年收上来的,也就差不多千两银子,现在向外要价是两千八百两,如今因我说了,便只要两千五百两,不知哥哥觉得如何?”

冯渊便说道:“先前我家里也有百亩田地,临离开的时候也买了差不多相应的数,这个价钱果然是公道的,又是贤弟说的,我自然没有他意。”

柳湘莲见他果然也痛快,便说道:“既然如此,也便好了,我那兄弟他三日后就要离京,哥哥看什么时候将事情定下来吧。”

冯渊说道:“何必再另选日子,就今日可也。”说着,便说道,“此事还要贤弟从中做个见证,贤弟且等片刻,我进去同你嫂子说说,也叫她放心。”

柳湘莲说道:“哥哥只管去。”

冯渊便入内去,将柳湘莲所说跟莲生说了,又问莲生:“我就这样答应了他,夫人觉得如何?”

莲生说:“柳二爷是个明白人,必不会骗咱们,此事甚好,如今且取些银票,跟他一同去买了田契,也免得夜长梦多。”

冯渊说道:“正是这样。”又说道,“夫人且等侯了,我先去。”莲生点点头,便看冯渊去了。

冯渊离开府内之后,莲生便传了管家来,交代准备酒席之事。打量着事成后要好好地请请柳湘莲。管家自去了。莲生只觉得自己的心里扑通扑通乱跳,毕竟,两千两也不是小数目,他们上京来,统共也只带了二万两银子,开铺子用了将近千两,如今又耗了千两,虽说年底的话,可以收回一些来,铺子也逐渐盈利,但到底头沉。不过买了好些地,却又是好事一件,因此莲生心中,倒有几分逛街买了大件可心物品的又欢喜又忐忑之感。

正在思量,甄夫人来到,原来甄夫人也听了信,便问莲生,莲生就将两人正张罗着买地的事情跟甄夫人说了。甄夫人也点头,说道:“这样儿好,有田地牢靠些,先前我们家也很有些田产,只不过当时大火烧了屋子,又遇上人祸,各种灾劫,才变卖了离开…… 如今想想,真如一梦,十分不舍。”

莲生见她好似有些悲痛之意,急忙安抚,说道:“母亲休要悲伤,以前的事情且让他过去,日后好日子还长着呢。”

甄夫人听了这话,才慢慢转悲为喜,说道:“这是正理。当初你丢了,我跟你父亲哭天抢地,仿佛断了命一般……我当真做梦也没有想到,英莲你竟有这个造化,嫁了这样一个如意的人,母女们又再见了……这是你的福气,我也跟着沾光。”说着,伸手轻轻地抚摸莲生的头发,无限慈祥看她。莲生心头一暖,便也笑笑,将头靠在甄夫人的怀中,叫道:“母亲,以前都过了,以后咱们好好地在一起就行。”

甄夫人连连点头,将她的身子抱住,回想前生一番颠沛流离,后在父亲家中受了无限的气,只以为会郁郁终老…… 怎会想到日后会有这样的安稳喜乐,女儿贴心,女婿称意,锦衣玉食,无有不好?只觉得就算此刻死了,也是含着笑得。可见人生的造化玄妙,等闲谁能料到?

第四十二章 重逢

那边柳湘莲带着冯渊,两人便去买田。到了住家,却见主人家己经将两个村的庄头给叫了来。原来因为是柳湘莲牵线的,这人必要将事情做的明明白白,日后他离了京,田地换了主,逢年过节的,庄头们上交的租子跟礼品之物要交对了人。

柳湘莲同冯渊入了内,同主人家见了礼,又加两个庄头并仆人们。两个庄头,一个沉稳干练,一个能说会道,便跟主人家订了契约,又转了田契,庄头们同新主人见了礼,彼此认得了,冯渊告知了两人自家住址,庄头们便准备改日去参见。

一切弄停当了,主人家略备薄酒,大家喝了一回才停了,各自散去。

冯渊同柳湘莲两人出了门口,柳湘莲便要回去,冯渊怎能放他,拉着又回到自己府内,果然连酒席己经准备妥当,两人便又喝了一回。冯渊怕自己喝的醉了,莲生不喜,便有意约束自己,不肯放怀畅饮,柳湘莲看出端倪,便问道:“哥哥为何浅尝辄止?”

冯渊说道:“说了让贤弟笑话,为兄酒量浅,怕不小心喝多了,乱了性子,会惹得你嫂子不喜。”

柳湘莲一听,啧啧说道:“我看哥哥你爱嫂子如珠如宝,嫂子定然是个极出色的人物,真真令人羡慕,我向来孤身一人,也觉得无碍,如今看着哥哥如此,不由地也生了那成家立业的心思,哈哈,哥哥勿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