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最不能怕的就是麻烦,做的事情越多,手底下的权柄越大,什么时候权柄大到皇帝离不开他了,也就等同把天下握在了手里。

李凝回来的时候,李澈刚入阁没多久。

隔壁王家也挺高兴,这一次新君即位,几乎把半个翰林院的官员都洒了出去,王华趁着这股东风入了礼部,虽然比在翰林院时忙碌了不少,但有事情做总比没事情做,何况官还高了整整两级。

经历了如此大的一番变故,翰林院里果然也没什么人追究王守仁迟归的事情,除了当初允假的官员已经高升,也有王守仁现在是个关系户的缘故。

李澈入阁之后,几乎是雷厉风行地整顿朝堂,又有新君配合,几乎把半个朝堂的官员都肃清了一遍,不讲关系,不讲人情,但凡尸位素餐不干正事贪污受贿能力不足的,查一个是一个,查到了直接走人。

锦衣卫直接被借调大半,听从内阁指挥,不扰民不乱纪,只苦了心里有鬼的朝中官员,生怕什么时候就让锦衣卫给摸了。

满朝文武半夜里说梦话都不敢叫李澈全名。

新君对此十分满意,内阁之外,又给李澈安排了一大堆虚衔,表明了自己的支持立场。

顶着李阁老未来女婿的名头,王守仁在翰林院几乎人人躲着走,偶有想和他结交的,也是冲着这个名头来。

年轻的王守仁从未遭遇过这种事情,没几天就不想在翰林院待了。

李澈在看过他的折子之后,认认真真地考虑了一夜,隔日把他叫来,问他是否愿意外任官。

京官和外官是不一样的,京官关系广,人脉多,有时候一个四品京官能直接安排三品以下的外官职权,外官天高皇帝远,但往往出了什么事,没个关系网,怎么死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