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完毕,耶律大石略显不满地道:“我们有亲王与宰相出席,贵国的亲王和太师却不露面,是不是太慢待我国了?”

赵楷的身份保密工作做得严密,除了高铭、花荣跟几个赵楷的心腹随从外,连幽州使馆的宋国人都不知道他是谁。

因此辽国晋王耶律淳跟宰相张琳,更是不晓得跟随高铭来的这个副使是谁。

辽国的阵容算得上豪华。

所以这就显得宋国这边的阵容表面看起来不如对方,耶律大石见除了那个有细作嫌疑的王黼不见了,还是高铭,花荣,另外那个年轻人刚才听说职位平平,看起来就跟凑数的一样。

高铭知道外交礼仪至少得对等,宋国确实应该派亲王,也的确派出了,只是怕辽国抓人做人质,才隐姓埋名而已,他安抚辽国人道:“我国皇帝叫我全权负责此次两国会晤,除了身份确实稍逊一筹外,我个人裁量权极大,应该并不在贵国人员之下,说不定还会高一点。”

就算如此,到底不对等,耶律淳跟的脸色有点不好看,问道:“多大的裁量权?可以拍板任何条件吗?”

高铭在来的路上早跟赵楷说定了,此时一点不怵,“可以。不管谈定什么事,当下就可以签国书。”

耶律淳与耶律大石用契丹语说了句什么,便不再说话。

“咱们两国人员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办正事吧。”耶律大石先站起来宣读辽国拟的免除岁币的国书,待读完了,又将国书给高铭等宋国人过目。

高铭瞅过之后,交给花荣,又交给赵楷,赵楷一字字检查过,没有任何问题,才点头示意叫高铭盖章。

一式两份。各自保存。

自此盘绕在大宋心头的快上百年的岁币,彻底进入了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