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就已经想的很清楚了,没人比他更知道读书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一个在读书上有天赋,堪称神童的儿子,日后能给他带来的名誉和利益,那也是不可估量的。

相比之下,叶翠萍就要懵懂的多了,不管是自身的利益,还是感情,她都没有往深了想过。

至于林泽,好歹也活了几辈子了,再怎么不jg于人情世故,活得久了,也就活成jg了,还不至于看不明白,不过可能就是因为活的太久了,对于感情太过吝啬,反倒是不qiáng求旁人对他真心实意,毕竟他自己也没有办法付出太多的感情。

林华兄弟姐妹四个,他刚好排在中间,上边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边一个弟弟,全家四个孩子就只有他下乡做了知青,某种程度上跟他这不尴不尬的排行也有关系。

不过林华带着妻儿回到家的时候,家里人却是相当热情,不过这份热情是对着林华的,对叶翠萍和林泽就要冷淡的多了。

世情如此,抛妻弃子或者说是抛夫弃子的知青太多了,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都说‘法不责众’,道德约束就和法律也是一样的,当太多人触犯的时候,道德谴责也就相对弱了很多。

甚至会有一些人,并不将其当作是逾越道德的事情,比如说林家人,儿子带着妻儿回家探亲,当父母的居然还劝说他们离婚。

“你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毕了业肯定很多好单位都抢着要,到时候完全可以娶一个城里姑娘,还得是家庭条件好的城里姑娘,你要是跟一个乡下妇人待一辈子,先不说她的家庭给你拖大的后腿,就是平日里在一块生活,你们俩也没有共同语言,对几个孩子也不好,当妈的没多少学问,肯定也会影响孩子……”

林父林母轮番说教,就是想让儿子跟乡下老婆离婚,本来嘛,知道儿子考上大学的时候,他们老两口压根就没有担心这事儿,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哪怕不上心,对自家孩子也不可能一无所知。

所以老两口都以为就算他们不管,儿子离婚的事儿也是板上钉钉的,他们就不去做那恶人了。

哪成想,儿子上大学都一年半了,头一次回家居然是带着老婆孩子一块回来的,而且瞧着他对孩子那个稀罕样,离婚这事儿恐怕是……

观察了一天之后,老两口不得不出面做这个恶人,怎么着也不能让儿子耽误了大好前程,后悔终生不是。

林华对父母的感情比起父母对他的感情来,那还真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多,作为兄弟姐妹四个里头最不受重视的一个孩子,甭指望林华对父母能有多重视。

所以林华是相当坚决的拒绝了林父林母的要求,甚至为此大吵了一架,气冲冲的拿着行李,领着老婆孩子出来。

“小泽乖,别听你爷爷奶奶的,他们年纪大了,脑子不清楚,爸是 不会跟你妈分开的,就算是看在咱们小泽的面子上,我跟你妈也不可能离婚。”林华信誓旦旦的道。

家里头兄弟姐妹四个,别看爸妈都不疼他,但是在兄弟姐妹里头混的最好的还是他,不管是大哥大姐,还是小弟,都没什么本事,一个在厂子里当正式工,一个只是临时工,还有一个连工作都找不着。

依照爸妈的偏心程度,等他毕业了以后,十有会让他帮兄弟姐妹的忙,今天借着这事儿,也算是把关系冷一冷,别以为他会任由父母摆布,再者,爸妈向来爱面子,应该拉不下这个脸来上门求他。

为了妻儿做出这么大的牺牲,跟父母都闹僵了,林华可不是会深藏功与名的人,做一分,也会说十分,非得让人知道不成。

林泽还没怎么样呢,叶翠萍就先感动的不行了,不光是感动,还特别的羞涩,脸都红了,含情脉脉的瞧着林华。

父子俩浑身的ji皮疙瘩都起来了,实在是这眼神跟周围的氛围不太匹配,而且因为在村里下地挣工分的缘故,叶翠萍作为全家的主力军,几乎一整天都呆在田间地头,皮肤晒得那叫一个黑,如今羞红了之后,脸色只能说是黑红,配上含情脉脉的眼神,着实是有些怪异。

六年的小学,林泽实际上只读了半年而已,不过初高中却是按部就班来的,整整读了六年,年年拿奖学金,高中的时候,还拿了好几个全国竞赛的一等奖,要不是没有机会参加国际大赛,林华觉得自家儿子早就成名了,没必要等到如今,高考成绩出来了。

史上最小的高考状元,同时也是年纪最小的大学生,报社采访、电视台采访,学校和地方上给的奖金,名利双收也不过如此了。

林华作为神童的父亲,露脸的机会也不少,向别人介绍他的教育经验,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林泽大学开学的时候,报纸、杂志和电视台显然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林华了,打算写一本书,不对是写一系列的书,通过这些书,还把自己多年以来积攒的经验和理论宣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