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听的话,贾代善没好意思说,就算真的让小儿子去了国子监,也未必会有多少进步,万一到时候仍旧半点功名都考取不到,那才是真丢人呢。

依着长子的资质,其实没必要去国子监读书,他之所以想把这个名额给长子,为的可不是让长子在读书上能够有所进益,而是为了积累人脉。

他们荣国府既然打算弃武从文,那就势必要拓展人脉圈子,就算不能融入到清流当中去,那也不能再让人家排斥,否则这文臣之路可不好走。

这些事情贾代善没打算跟夫人解释,就算解释了对方也未必会明白,你不能qiáng求一个眼光只放在内宅这一亩三分地的人,去放眼整个朝廷,去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子孙大计作考虑。

那未免太过勉qiáng人了。

但凡是贾代善决定了的事情,史氏基本上是无权更改的,除了劝说老爷改变心意之外,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在内宅的这一亩三分地上,她尚且不能把府上最好的院子给自家小儿子住,出了内宅之后,能为小儿子做的那就更少了。

最终,能打包行李去国子监进学的人,到底还是贾泽。

不过对这事儿反应最大的并非贾政,而是贾赦。

虽说没有哭着喊着不让自家大哥去国子监,但是贾赦先是闹着要一起去,知道这个名额只有一个以后,便又想以大哥书童的身份跟着进去,总归是不想跟自家大哥分开。

“又不是不回来了,每隔十日我便回家一趟,若真要是有事儿的话,你也可以直接去国子监找我。”

贾泽不是很能够理解,兄弟感情再怎么好,也不可能日日都黏在一起,上辈子修炼的时候,他跟两位兄长可是动不动就要分开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年的,如今这才哪儿到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