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

可宗叡还是恍惚。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自己只是睡了一觉。再醒来时,生活竟出现这等天翻地覆的变化。

思索间,宗叡手指微动,纸页被蹭开,露出下面的内容。

他这才发现,那个自称“云望舒”的存在给他留下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整整一页……两页纸。

宗叡眼神晃了晃,压下所有心思,细细朝下看去。

第4章 我是切片?(4)

两页纸上的文字都是竖列排布,没有标点,用的还是文言文。若是旁人看到,难免眼晕。

宗叡却不会被难住。他在平大汉语言文学学院任职,理解文言文是最基础的专业素养。虽做不到一目十列,却也快速读出云望舒究竟写了什么。

开头是一句警示,要宗叡一定留意,不能让司誉发现这两页纸的存在。

宗叡读过,神情愈肃。

接下来,云望舒又解释,他知道自己这话说得唐突,宗叡与司誉是一对爱侣,按说不该对司誉产生怀疑。但是,既然已经看到这里了,请宗叡先继续往下读,了解一下他的经历。

紧接着的句子,于宗叡来说,堪称石破天惊。

云望舒写道,他并非这个世界的人。

这句话有两重意思。其一,他的世界并不像宗叡的世界一样,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小小一个方盒便能映出世间万事万物,衣裳脏了有“洗衣机”,人渴了有“饮水机”。还有那能与人千里传话的“手机”,于云望舒而言,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东西。

两页纸写不下多少细节,云望舒也强调自己不知道能“出来”多久——这个说法,让宗叡再度疑窦丛生——即便如此,他依然用了很大篇幅来表达自己对在这个世界所见一切的惊愕,可见云望舒看到此间一切时受到有多震撼。

至于第二重意思,则是他的世界,并没有一篇《上林赋》。

云望舒对此非常笃定。他写,若自己的世界也有此赋,自己绝不可能从未听闻。而宗叡看看他的字,便觉得这话十分可信。

如果“云望舒”果真不是自己精神不稳时幻想出的人物,他恐怕生活在一个古代世界。那里的文明进程远远没走到工业革命,所以对方才会对各种现代家电那么惊愕赞叹。

在这同时,云望舒有一手好字,能落笔成章。这意味着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说“我不知道这篇赋,说明我的世界根本没有它存在”的底气。

总之,在看到书桌上散落的篇章之后,云望舒对写赋之人极为赞叹、大是神往,和司誉反复说起,自己很想与《上林赋》的作者相交。

司誉听过,笑着告诉他,真正的作者已经在千年之前被埋葬,在书房里落笔的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