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十六从越清眠去到广橡县开始,就跟他在身边了。不需要苍莫止特别安排,影十六自己也乐意跟在越清眠身边。

在影十六看来,越清眠这个人看着是真的不好相与,怪骄傲的好像什么都看不上,但真接触起来,是真的没有半点架子。懂礼节却不在意规矩,只要在他看病的时候不要打扰他,不要对他的医术指手画脚,就非常好相处。

“好荒凉呀。”影十六跟他乘坐同一辆马车,这会儿也跟着往外看呢。

“毕竟是北方,夏短冬长,难免艰难些。”越清眠心态很好,他知道这里以后会变成什么样,也从未担心重来一世,这些会变的不一样,只要苍莫止还是那个苍莫止,延州就有指望。

“越大夫,你会不会不习惯?”影十六眨着眼睛问。他听王爷说越清眠以前在医谷,生活条件是非常好的。

越清眠没回答,而是问他:“你呢?会不会不习惯?”影十六年纪小,苍莫止出征时都是把他留在京中守家的,对于这样的环境,影十六不习惯很正常。

影十六摇摇头:“王爷在哪儿,我就在哪儿。没有不习惯的。”他从小跟着苍莫止和一干影卫,有他们在的地方他都不担心。

越清眠笑起来:“我也是,我相信苍莫止会把这里管的很好,只是需要时间。而且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你都能适应,我还比你大几岁,肯定也能适应。”

影十六笑眯眯地点头:“嗯,那我跟越大夫一起适应。”

傍晚时分,一行人到达延州城,知州已经带着人在城门口迎了。

“下官东方德,拜见慎王爷。”知州带着手下人给苍莫止行礼,态度恭敬。

东方德看着年逾五十了,个子不高,人又黑又瘦,腰背笔直,留着一缕山羊胡。身上的官服已经洗的发白了,但丝毫不影响他的风骨。

“免礼。”在来前,苍莫止已经把当地的官员了解了个透。

一般到达封地的前一年,封地的官员是不会变的,主要是为了让封地王了解当地情况,对接手治理有个方向。一年后如果封地王不留,那这些官员会被重新安排官职。若留人,那以后拿的就是王爷给的俸禄。当然,官员若不愿意继续留在封地,也可以上折子请皇上再做安排。

东方德带着众人起身:“王爷,王府已经收拾妥当,请王爷过目,若有不妥之处,下官再派人完善。”

苍莫止并不挑这些,只道:“天寒,其他人若无别的事就先回去吧。知州随本王去王府就好。”

“是。”天气这样冷,大家巴不得赶紧回家。慎王不多讲排场,也没有上来就给他们下马威,众人都松了口气。

其他人原地散了,苍莫止请了知州上马车,主要是向他了解延州的情况。

一路上,知州详细地说着当地情况:“这个时节,百姓们已经开始猫冬了。延州物产贫瘠,每年种的粮食只能说勉强够吃,几乎不会有余粮。春来百姓们会上山挖野菜,运气好的话,一年能混个温饱。”

这些与苍莫止之前了解到的差不多,苍莫止没纠结这个,只问:“我听说知州是延州本地人?”

“是。下官入仕后便一心想回延州,希望能为延州做些什么。但也是在其他地方熬了好些年,才得了回来的机会。”东方德笑的有些苦涩,“原本下官是希望在延州有所作为,让百姓们吃饱穿暖。但实则是下官想的太天真了,延州庄稼只能收一茬,又种不了那些精细的东西,只能种些耐寒不怕贫瘠的作物,收成实在不可观。时间长了,下官实在是有心无力,只希望延州能平平安安就好。”

苍莫止能理解:“知州心系百姓,以后总会有办法的。这些日子还得请你带本王四处走走,实地了解一下延州的环境,再从长计议。”

他没少在边关待着,边关有多荒凉他再清楚不过了。延州虽说不是边关,却挨着边关,很多商贸都不爱往这边走,自然是要什么没什么了。

“不敢不敢,王爷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便是了。”知州可担不起王爷跟他说“请”,他当然希望慎王的到来能让延州变好,可他努力这么多年都没有半点收获,实在是不敢多抱希望了。

到了王府,说是重新修缮过粉刷过的,但和京中的皇子府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干净的漆也掩盖不住门墙的老旧,却已经是入城后见到的最新的建筑了。

府内的布局是按苍莫止要求做的,前院是一个很大的议事厅,里面座椅齐全,还有一个巨大的沙盘。左手边是书房,无论苍莫止现在能不能写字,书房是要有的。

议事厅后面是苍莫止住的主院,苍莫止卧室就在这里。主院后面是后院,分成了四个小院,具体什么安排未定。再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后花园,可以说该有的一样不缺。

越清眠下了车,看着眼前这新中带旧的王府,多少觉得有些不伦不类,却又挑不出毛病来。只能说知州已经尽力修缮了。

苍莫止对越清眠道:“我和知州先去书房议事,你自己挑个喜欢的院子,要是想住主院也可以,挑个喜欢的房间。其他人的住处安排交给影七,你要有空就帮着操心一下。”

交给影七,是因为影七办事能力强。让越清眠参与,苍莫止不知道合不合适,但他想这样做,让人知道在这个府里,越清眠是有话语权的。

越清眠没拒绝,苍莫止死后他搬进王府住过一段时间,住的正是苍莫止的主院,所以每个人安排在哪儿住,他是清楚的,如果影七一时没能安排周全,他倒是可以帮一帮。

话说回来,这也就是苍莫止吧。若别人让他操这个心,他真未必会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