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主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道:“三日后确定了留下来的人数,再与那三个先生说,大考时,我要看到最明显的成效。”

管事听明白了言外之意,三个月之后,主子要抽走一部分的人。

三日后,医塾正式决定众人去留。

先是简单的考核,若是没有听课的,心便不在医塾,留下也无用。

二是自选去留。

第一轮下来,也竟是去了十三人。

而自选去留,则只有寥寥三人,现在还是有一百七十三人,比先前要求的还多了五十来人。

郭柳二位先生商讨是否还要再多加一项考核。

“全部留下来。”虞滢在旁道。

两人愣了愣,柳先生先开口道:“郡公只要求一百二十人,这显然多了五十三人。”

虞滢淡淡道:“并未说不能少招或者多招,他们有求学之心是好事,也能学得来本事,为何不收?”

她看向二人:“难不成郡公大人还会嫌人才多?”

二人一时无话可应。

最终让管事把此事告知郡公,若成就全部留下,若不成就另行考核。

管事闻言,径直道:“就按照余院长所言,不过是多开一间课室罢了。”

一百七十三人便全留下来了。

虞滢虽为院长,但医塾杂事多由周家管事来处理,她则是边上课,边捯饬医馆开张的事宜。

虞滢的医馆是在医塾开设后一个月才开张的。

豫章谁人不知这豫章城内来了个医术了得的女大夫。

这个女大夫不仅是医术了得,还甚受郡公重视,由郡公亲自任命为医塾书院的院长,可想而知本事如何了得。

有造势,又有那豫章郡公做靠山,巴结之人只多不少。

一时之间,门庭若市,不缺病患,更不缺撒钱之人。

开张之时,送礼来的人,几乎全是虞滢不认识的人。

周二娘子亲自送了礼前来,打量了一遍医馆的装潢,待虞滢下来招待之时,周二娘子笑吟吟道:“这豫章的永熹堂比起玉县的永熹堂要气派多了。”

虞滢把周二娘子迎到二楼,笑道:“当初玉县开医馆的时候,囊中羞涩,只得一切从简。”

“虽一切从简,可却不敷衍,我还记得那些字画可是伏先生的墨宝,伏先生的墨宝如今在豫章可是千金难求。”

虞滢一愣:“我怎没听说过夫君的墨宝这么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