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离开,几家医馆未必会卖余家人情。

虞滢点头:“小姑娘年纪虽小,但比起大嫂,更能独当一面。”

教育环境的不同,季家姑娘在杏林世家长大,整个人是自信的,做事也不会优柔寡断,成长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大嫂则是需要主心骨的人,让她来管,多少会有些勉强。

“既然让余家兄嫂二人接管永熹堂,我琢磨着是不是应该早些时候把他们二人接过来,余家长兄在余六娘十来岁的时候就出去游历了,直到抄家前一年才回来的,兄妹二人先前倒算不上多亲近,让他来其实也是可以的,你觉得呢?”

虞滢说了一堆,却一直没有听到伏危的回应,她奇怪地抬眼望去,只见他双眼已闭,呼吸浅浅。

从回来后,伏危每日都早出晚归,公事繁忙,今日又醉酒,怎会不累。

虞滢无奈,把被子拉上来了些,贴近他来睡。

罢了罢了,明天再商量吧。

钱幕僚离开了玉县,玉县暂由伏危来代管,直到新任知县上任为止。

若换做旁资历尚浅的人,估计衙门上下都不会服气,可这个人是伏危,他们心服口服。

只是随着钱幕僚离去,有些人有些恹恹的,提不起精神。

这些人多为去过豫章的。

去过豫章的衙差,他们见过了更广阔的天地,已然不甘再窝在这小小的玉县。

可不待在这玉县,难不成还能再跟着去豫章?

可他们又有什么本事开口说要一同去豫章。

比本事,他们远远比不上豫章周府的那些人。

伏危从书房出来,听到有人提起豫章的见识,随之是叹气,什么都没有说。

天气转好,草药已经可以收成了,伏危需得去瞧一瞧,再与村长通好气,让其药材直接送到衙门。

他点了十一人随行前去。

查看了几个地方的草药,已是晌午,找了个靠近河流的地方就地歇息。

吃了干粮后,伏危忽站了起来,与他们道:“我有一事需得你们商量。”

众人见他站起,也纷纷站了起来,有人道:“伏先生有话尽管吩咐,我等在所不辞。”

话一出,众人纷纷附和。

没去豫章前,他们就信服伏先生,去了豫章后,他们更是打心眼里敬佩。

伏危开了口道:“倒不是什么大事,回来后我便送信请示大人,待我与新知县交接后,你们若愿意,就与我一同回豫章,按照同意的人再招揽新的衙差。”

先前与周知县去豫章的衙差,几乎都是较为得力的。也多是周知县一手带出来,人心也皆向着他,身手虽不是极好的,可总比到豫章重新带人要可靠一些。

因此,伏危自然要把这些人带着去豫章。

由他亲自带去豫章,铭感不忘,往后便是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