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强盗,其实多是百姓因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了,才会走了歪路,做了强盗。

虞滢点了头,道了声“多谢提醒”,随后与霍衙差分道而行。

医塾很安静,在等着上课的时间,几个学生在收拾廊下通风的草药,顺道互考药材的名字和药性,又有三三两两在学缝针。

大家伙多是出生贫苦,都知道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上完课后,空余的大多时间都会温习。

见到虞滢来了,学生们都站起来,恭敬的喊道:“余大夫。”

虞滢浅笑点头,入了上课的堂屋。

不用多言,一众学生都纷纷入堂屋坐下,男左女右,由低到高,而年纪最长的陈明阆与去年收的女徒弟立在两旁,边听课边协助虞滢。

第一堂课上完后,虞滢把陈明阆喊了过来,道:“明日我要去六七日郡治,你今日就准备一下,明日与我一同去。”

霍衙差的话,虞滢也是上了心的。

原本就是因为世道越发的不安生,所以她才决定三月开始不去郡治了。而这个月无奈如何都得去一趟把事情都安排好,才能应对之后后的事情。

只能多带一些人去,以确保安危。

伏震不去,家中除了他外都是女人和小孩,现在贼子都翻院来偷盗了,只留他们也不安全。

虞滢请了认识的壮年,何家兄弟和陵水村的人,再加上这陈明阆,能稳妥一些。

虞滢回了医馆,没什么病人,正欲归家时,正巧伏危的信也回来了。

伏危离开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按照正常行程来说,现在已经回来了。

这是第二次来信。

前几天是伏危第一次来信,只是一封,现在却是四封回信。

虞滢把给自己的信拆开来览阅。

伏危信上隐晦提了一下周宗主有难,需得留在豫章解决了再回去。

至于什么难,虞滢早已不记得了,但却是知道他们是顺利的。

看了信后,虞滢便拿着几封信归家。

把信分别给了安安宁宁,还有罗氏,几人收到信都兴高采烈的,可等虞滢从屋中收拾东西出来,一个个却又蔫了。

大概都看到伏危信上交代说没有那么快回来的事了。

早有所料,倒是没有那么失望。

翌日一早,聘请的人和医馆的陈明阆,还有两个女徒弟都来了,两辆马车一同去郡治。

在玉县的时候,虞滢就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了世道不安生了,出了玉县后就更明显了。

赋税原本就重,每年除却最重的赋税外,还有一些小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因而这才改革一年,犹如病入膏肓,只吊着一口气的重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