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药有粮在手,应当能给自己,给伏危和伏家谋得安稳。

她从药田中站起,往坡地的地方望去。

坡地上多被开垦。

对了,不止是他们,便是这陵水村与玉县的百姓都或许能有一条好的活路。

战乱之时,粮草和药材都是紧张的,玉县有药材,也好选择投靠有能力势力。

她既然知道一些事情,必不会坐视不管,可她没有太大的本事,改变不了太多,能做的事情就这么多了。

虞滢看过药田后,便回去找何叔商量请人的事情。

毕竟村子里的人都缺生计,还是按照先前说的五文钱一天,也多得是人来帮忙。

请人的事情倒是不成问题。

种药,何叔他们有经验,可请他来帮忙盯着。而种田本就是老百姓的吃饭的活计,也不用多费心。

商量好了这些事,虞滢便又去里正那处要了十亩水田。

里正听到她还要水田种粮食,讶异道:“先前租了五亩水田,怎么都够你们一家子吃了,怎还要租?”

虞滢道:“多种一些,也可换银钱。”

“这不划算呀,不说这税收种,就是请人来种粮食也是要工钱的,忙活一年也见不了几个钱。伏家二郎媳妇你现在在医馆做大夫,大郎二郎都在衙门当差,也不差这几个钱呀。”

虞滢早已想好了措辞,应道:“世道艰难,今日或许还能填饱肚子,谁知以后又会如何,总该给自己留条后路的,趁着现在手中有些余钱便多租一些地,能多赚一文钱是一文钱。”

里正听了之后,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也是,说到底还是有存粮最让人安心。”

感叹后,道:“坡地虽然都几乎没有什么了,但这可以开垦做水田的地还是有挺多的,你看看要租那处地方。”

虞滢定好水田的位置后,又去与何叔家待了一会,天色也差不多了。

她们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到玉县,也就没有留在何家吃暮食。

伏危收到了武陵来信,是好友沈明琮的信。

沈明琮在信上说朝着有消息,说陇西郡和蜀郡起了民乱,虽被镇压下去了,但陛下震怒,估计不久就会下令整治边远地区的民生,恐会波及到岭南。

伏危看到信上的内容,眉心浅蹙。

他算是明白天下大乱的引子来源了。

一处民乱,不是安抚,却是剥削各处百姓,如何不乱?

想来,还是那唯恐天下不乱的奸臣所提议的。

伏危平静的继续看下去,待看到信后的话,眉心瞬间绷劲。

——容淑姑娘知晓你在何处了,我便是说明你已然娶妻,但她前几日还是带着侍卫偷偷去寻你了。

容淑,他的前未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