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霍衙差没想到, 但却伏危特意所为。

虽没有听她说起过摊子在哪条街,可他却从之前送信回玉县的车夫口中听说过他们投宿的客栈。

他猜测先前最初开始摆摊子的位置, 应该离客栈也不会太远。

伏危也是碰碰运气, 不成想还真在这遇上他们。

霍衙差又问:“余娘子可是要会行馆了?”

伏危不放心只有宋三郎护送虞滢回去,便道:“也不知那些扒手是否还盯着你, 还是让我们就先把你送回行馆。”

虞滢问:“这样会不会耽搁到你们办事?”

若是只有宋三郎陪着自己回去的话, 恐怕一路都会胆战心惊的。

他们送她回去固然是好, 只怕耽误了正事。

伏危应:“送你回去后,我们再出门便可。”

说定后,宋三郎就先回摊子那处, 而虞滢便随着伏危他们一同回行馆。

回到行馆, 伏危让霍衙差他们先回去休息小半个时辰, 休息后再出门。

回到屋中,虞滢在把房门关上后, 走到桌前把篮子放下,拿起杯盏倒了满满一杯水,一口饮尽。

连饮两杯后,她深深呼出一口气,心情才算平复。

她把篮子朝伏危的方向推了推:“我去当铺把金簪当了,共得一万六千八百文钱。”

伏危只淡淡地瞧了一眼篮子,收回目光径直看向她:“你今日若还要出门,便告诉我宋三郎的住处所在,待我向知县借马车再去接你,”

虞滢想了一下,应道:“也行,我今日在宋三郎那处做面脂,而口脂材料少一些,也会方便许多,到时候我就直接在行馆做。”

今日这一出,让虞滢现在都心有余悸。

再者年关将至,正是小偷小摸最猖狂的时候,这几日能少出门就少出。

平缓心绪后,虞滢拿出篮子中的包裹,准备藏起来,可谁知才拿起来,就有东西连同着包裹拿出时掉落,清脆的一声落了地,缓缓的滚落到了伏危的脚边。

是用来飞鸽传书的小竹筒,短短的一小节。

虞滢与伏危表情微愣。

伏危诧异地看向她。

虞滢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时候在篮子中的。

或许是今日撞到她的那个人所放。其目的并不是她篮子中的钱财,而是借偷窃来遮掩,在她的篮子中放入这东西。

可对方到底是谁?

伏危弯腰把竹筒捡起,继而敛容打开竹筒,从中取出小卷纸条。

虞滢放下包裹凑了过去,看着他打开的纸条。

待伏危看清纸条上的内容时,眉心逐渐皱了起来。

——武陵郡前太守伏銘之死有疑,若想知真相,明日午时一刻到二刻间到茗香茶楼的听雨间一见,过时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