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姜丽云知道贺家态度好,多半是因为有外人和贺春琳在。

不过她没跟姜利海说这个,反而道:“哥你也看到了,人家对你其实也没有不满意,之前就是以为你拖着贺春琳不愿意娶人家,气急了说几句气话……昨天你自己也说气话了。”

贺春琳哥哥的话,是伤了姜利海的自尊的,他多少有点介意。

但姜丽云这么一说,他就不生气了。

姜丽云又道:“说起这事儿,之前我在镇上摆摊,姜丽萍也到我摊子上来嫌弃冯易,说了一堆冯易的不好……”

得知这件事,姜利海彻底不把贺春琳哥哥之前说他配不上贺春琳的事情当回事了。

其实他前段时间也看不上冯易,就是没说什么难听话而已……

“好了,现在事情解决了,哥你明天就去砖瓦厂上班吧,晚上记得回来,”姜丽云道,“你进了运输队,能去城里……到时候我写个单子,你帮我买点东西回来。”

“好。”姜利海一口答应。

姜丽云这时候又道:“哥,你这事儿办好了,自己也是能挣钱的,说不定可以早点攒够贺家要的东西,你看孙金山,人家就不缺钱。”

姜利海进运输队这事儿,是对她有好处的。

如果处理好了,她也能借此挣钱。

第28章 盖房子

上辈子的这个时候,姜丽云虽然已经一心想要赚钱,但她见识有限,对这个世界也就不怎么了解。

后来她衣食无忧,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才知道八十年代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些人以为进入八十年代,老百姓就能自由做生意了,其实并非如此。

在八十年代初期,因为种种原因,政策曾经有过反复。

1981年1月,□□就先后两次发出紧急文件,要求地方上“打击投机倒把”。

1982年,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据姜丽云所知,1982年的时候,某地最早的八个体户,被老百姓称为“八大王”的八个人,就被抓了起来。

一直到两年后,这几人才被平反。

所以其实一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大家才敢放开了雇人干活,再往前的话……找多个雇工帮自己干,搞不好就被当成是在搞资本主义了!

也是八十年代中期,为了搞活经济,他们国家开始实行“价格双轨制”。

在那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国家都处在计划经济时期,当时所有的商品都由国家定价,价格很低,老百姓要购买商品,则需要各种票证。

商品价格低,企业的利润就低,企业利润低,就没有生产积极性……

那时候的生产力,根本就跟不上老百姓的需求,商品一直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