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脸上的茫然虽然没有完全消散,但眼中的光芒却亮了几分。

猎户父子听他说道,“我不知道自己要去昆仑做什么,但只要去到那里,我就知道了。”

……

昆仑,玉楼十二所。

夜色已深,这些如玉的小楼中却只有寥寥几处点了灯。

昆仑的藏经殿不闭殿,难得有机会进入其中的各派弟子停留在里面,没有时间限制,基本上都不会出来。

反正是修士,几天几夜不合眼不进食也没什么妨碍。

白天被楚倚阳敲打过的合欢宗弟子也是这么想的,玉楼十二所最北端就只有三楼最中央的房间点了灯。

房中灯火明亮,得到了特许将《元公甫杂记》批注版从藏经殿中带出来的人坐在灯后,漆黑如鸦羽的长发披在身后,身边是美貌侍女红袖添香。

他的神情专注地翻看手中这本书籍,右耳上的五枚金铃钗在灯火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昆仑收藏的这本批注版果然有其过人之处——这批注竟然是加在元公的原版手记上的!难怪藏经殿里就只有这么一本。

如果不是北堂寒夜,楚倚阳还真不觉得自己能够把这本书从杂典区借出来。

元公甫是这个世界数千年前的人物,写作的时候用的笔法比现在更古文,楚倚阳先前读市面上流通的那些初原版本,觉得实在是很难看得进去。

而这位后来把元公走过的路线再走了一遍的前辈,性情就跟文雅的元公很不同,哪怕不见他的人,只看他的批注,他那种嬉笑怒骂、放荡不羁的形象也完全跃然纸上。

比如元公某日记载,行至南境与西境交界有一座大山,他就批注道:“哪有什么大山,就他娘的是个土包。”

再比如某一日,元公行至西境一处内陆湖,记录沙岸绵延数里,沙粒绵密,颜色粉如落英,一旁批注:“红褐铁锈,难看,走着还扎脚!”

放在楚倚阳原本的世界,不就是元公探索网红景点,发文赞美,而跟风过去的大能感到被欺骗,就在底下批注——都他妈什么玩意!

因为他这大白话批注,楚倚阳找回了看书的时候有本章说、追番的时候有弹幕,隔着时空也能够交流的快乐。

见公子看着这本书,在灯下不时发出一声轻笑,楚倚阳的四个贴身侍女都难得生出了好奇,想知道这本是什么书,能令他心情如此之好。

不过收获快乐归收获快乐,楚倚阳也没忘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