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明君的第一佞臣 杰歌 2662 字 4个月前

宣景一进门就看到门口内侧躺着一支毛笔,是天统帝惯用批奏章的狼毫御笔。

现在笔掉在这个位置,边上还有散乱的墨迹,很容易能想到是在怎么回事。

宣景恭敬一礼:“父皇。”

天统帝一手搭在桌子上一手撑着额头,半张脸都在阴影中,久久才应了一声,“坐。”

宣景坐在一旁椅子上,“不知父皇因何事召见儿臣?”

天统帝轻叹一声向后靠,眼睛还闭着。

“陈友怀战败的事你应该也知道了。”

宣景点头,“是,儿臣听说了。陈总兵战败身死,全军被俘。”

天统帝重重哼了一声,“你觉得朕对陈友怀的处置如何?”

宣景拱手,“臣不违君,子不言父,儿臣不能评价父皇的对错。”

天统帝心中一动,就连宣景这样不通人情世故的性子都懂得的道理,宣承怎么会不明白?不过是仗着他多年宠信,才会这样不恭不敬!

真是越想越气!

天统帝挥挥手:“不必这么严肃,就随便说说。”

宣景:“儿臣觉得父皇做得很对。陈友怀最大的过失不在于兵败,而是没保住手下一兵一卒,竟然全被俘获。战场瞬息万变,输赢也并不绝对,但如果输一场就搭进去所有兵士,这样的输即便是再强大的国家也承受不住几次。一个领兵将领,输一场、两场甚至三场都未必能说明他不适合领兵作战,决定胜败的因素也从来不在将军一个人身上,可如果全军被俘,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过分无能。为朝廷做事,还是这等关乎社稷关乎江山稳固的大事,无能就是罪过,过分无能就是罪不可赦。”

天统帝连连点头,宣景这一番话可算是说到了他心里!

他就是这么想,才会下旨苛责陈友怀。

陈友怀是已经死了,若是还活着,还真未必承受的了他的怒火,就连陈家也有可能被连累,但他死了,天统帝就只针对他一个,这已经是对陈家的恩典!可陈家不但不知恩,还反过来怨怼他!

果然,对看门的狗就是不能太好!

“你说的对,那朕如果让你去海城镇压叛军,你可有信心?”

宣景起身,啪的一声全掌相抵:“儿臣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摆平叛军,愿受军法处置!”

天统帝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难得露出些许慈爱的目光,说:“军令状就不必了,你也说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不行还可以下次。”

宣景:“父皇,儿臣知道如今有些人觉得父皇对陈友怀处置太过,背后议论不断,有损父皇天威。如果父皇让儿臣立下军令状,那么所有人都会明白父皇只是在政事上严厉,严格要求,并非鸟尽弓藏针对陈家。对父皇的名声亦有好处,所以儿臣恳请父皇同意!”

天统帝动容,他没想到宣景坚持要立下军令状竟然是为他着想,是想让那些背后议论的于他威严有损的话能不攻自破。

为了他的名声,宣景甚至愿意将自己的生命安全至于不顾。

一个为了外家与他大吵大闹、忤逆犯上。

一个为了他的名声冒险立下军令状,无半点迟疑。

天统帝突然觉得自己过去这么些年真是眼瞎心盲,怎么就那么宠爱宣承那个糟心的,怎么就能这么多年冷待宣景?

最终天统帝还是答应宣景立下军令状,并告知满朝文武。

一时间众人对宣景的推崇再度登上一个高峰!

陈友怀的兵败就在眼前,满朝都知道海城的“叛军”不是一般的厉害,但景王殿下却无所畏惧,毅然决然立下军令状,这是何等强大的勇气?

而也确实因为这份军令状,让外头关于议论天统帝对陈友怀做法过分的声音变小了。

没看见人家对自己孩子也是一样么?不仅出征强敌还要立下军令状,陛下铁血手段一向如此,可不是什么看着陈家势大就容不下了,这等阴暗卑劣的心理才不会是陛下所想,也不知道是何人一直在抹黑陛下。

宣景出征了,谢恒高高兴兴跟在宣景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