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明君的第一佞臣 杰歌 3376 字 4个月前

继昨晚谢恒说了一刻钟的话就把阮同甫给气到之后,今日他还没开口就成功把人给气着了,这可是极大的“进步”!

阮展鸿和阮时衡就在帐子**着,偶尔来回踱步,父子俩你往左走我往右走,瞧着就有几分滑稽。路过的人不知是何情况,还想着这是什么饭后消食的新方法?

在经过比昨日要多一点时间后,谢恒从帐子中出来,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嘱咐阮时衡:“找个大夫来给阮相看看吧!”

想到自己昨日叫了大夫过去之后被老爷子一通教训的经历,阮时衡多问了一句:“老爷子又被气到了?严重吗?真的需要叫大夫吗?”

谢恒不理解地看着阮时衡,突然感觉这个孙子好像不那么孝顺了。

“当然,阮相都想拿手炉砸我了,但估计是手炉太金贵最后还是没舍得。”

阮家父子俩一听一向斯文稳重的父亲竟然都已经气到要用手炉砸人,那事情是很严重了,于是赶紧一起去请了大夫。

还是昨日的那位大夫,这次一看阮展鸿也一道来请自己,便真当情况十分严重,提着药箱就跟父子俩匆匆赶过去。

然而等到了阮相的帐子后却又遭遇了和昨日一样的待遇!气得大夫脸拉得老长,要不是顾忌着阮同甫和阮展鸿的身份尊贵,早就拂袖而去!

而接下来几日,阮同甫这边每晚一直都上演着同样的情况。

阮同甫总被谢恒气得吹胡子瞪眼,可还是每天晚上都要叫谢恒过去说话。并且说是生气吧,但这几天却眼看着阮同甫的气色越来越好,精神头越来越足,似乎都不那么畏寒了,用膳都要比以往多半碗饭!

阮展鸿父子俩是越看越不明白,这生气还有生上瘾的呢?还能越生气身体越好?这是个什么道理?再说要是老爷子真那么不待见谢恒,那不认回他就是,也没必要天天把人叫到跟前来说话还把自己给气着吧?

阮展鸿和阮时衡觉得有必要找老爷子谈一谈了。

听了儿孙的疑惑,阮同甫沉默半晌,最后带着无比追忆的神情说道:“谢恒的性子,跟他外祖母像了十成。”

父子俩震惊地对视一眼,竟是这种情况!

阮同甫这辈子就只有一个妻子,就是阮展鸿的母亲,在生下阮展玉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阮展鸿对自己母亲的记忆算不得很多,但却很鲜明。他记得母亲是个性子明艳张扬的人,与父亲的古板寡淡截然相反,在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母亲爽朗的笑声,还有在父亲和母亲意见相左时,母亲的侃侃而谈总是能让满腹才学的父亲都哑口无言。

似乎只要是与母亲争辩,父亲就没有赢过。

尽管母亲不是个性子柔顺的女子,但父亲母亲的感情依然深厚,即使是在每次争辩败北之后,两人的关系也似乎会更加亲近,那些无伤大雅的争辩从来不会伤及两人的感情,只会让他们更深地被彼此吸引。

如今听父亲这样说,阮展鸿才发现,谢恒的性情真的很像母亲,看似谦和有礼,但却最是有自己的想法主张,而且不会轻易低头。

想来是与谢恒的几次争执让父亲再度深深回忆起了母亲,回想起了从前两人“口舌之争”的那些甜蜜日子,所以父亲才会越“被气”精神就越好。

“那现在父亲如何作想?”

阮同甫:“如果你母亲还在,她一定会很喜欢谢恒。”

只这一句话,阮展鸿便明白父亲这是打算认下谢恒了。

而且父亲嘴上说着是母亲喜欢谢恒,可阮展鸿还是能从父亲的眼神中看出对谢恒的欣赏。

即使谢恒的性情特质中有一部分让父亲头疼,但在人品和才华上,父亲还是十分认同谢恒。

阮时衡高高兴兴去找谢恒,告诉他祖父那边已经松口了,尽管祖父没明着说出来,但明显是已经接纳了谢恒。祖父的性子就是那样,嘴硬心软,就像当初自己弃文从武,祖父气得要请家法,但最后不还是接受了?

其实对于阮相的态度有所软化,谢恒是感觉最明显的那个。

他知道这个血缘上的外公已经在接纳他,不然也不会日日晚上都叫他过去。虽然在探讨朝政时他们偶有分歧要争执一番,而自己寸步不让也每回都把阮相给气着,但阮相也从来没有真正对他发过脾气,到后甚至会针对他提出的办法做讨论,提出哪些地方还不够完善能加以改进,或者是哪些举措太过冒进需要缓缓等。

谢恒虽然还是觉得阮相迂腐古板,但也不得不承认阮相给出的意见都一针见血、恰到好处,只是这么几日就让谢恒觉得受益良多!这些果然不是光靠盲目看书以及自己的那些浅薄的经验就能学到的!也真正让谢恒体会了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阮同甫也不愧为“天下师”。

如果阮同甫对皇帝不那么愚忠,那该有多好!

离京六天后的下午,队伍终于来到秋山猎场。

大部分人都忙着安营扎寨、休息整顿,真正的狩猎将从明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