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明君的第一佞臣 杰歌 3590 字 4个月前

柳巡:“不错,怀有身孕的女子情绪本来就不大稳定,顶着这样的压力不利于女子安胎,这要是身子弱点的,说不定还会出问题,生产的时候也有可能因为心中压力过大造成生产不顺。而且即便平安生产,但如果是个女儿,那女子的丈夫沉浸在”必然生儿子”的言论中已久,定然会比在没有传言的情况下更失望,到时候这女子的处境也会更加难堪。”

第四十六章 反省大会

说到这里,阮信继母的用心也已经昭然若揭。

阮信脸色铁青,“那贼妇打的就是这个注意?!”

谢恒:“你那继母能想到以这样的方法对付你,确实有几分心机,越是这样你就越不能中招,实在不行就跟你父亲说到外头庄子上去学习直到春闱,过年的时候回来吃团圆饭就是,免得在府中被打扰。你父亲但凡还念着你是他的儿子,心中尚有几分盼着你好,都会答应。不过你切记不要一时气盛跟你继母发生冲突,她的做法面上无可挑剔,你要是对她发难也只会让你父亲觉得你在无理取闹,更正中她的下怀。一切等你春闱上榜之后再与她计较也不迟。”

“好!”阮信对着谢恒一拱手,“还要多谢谢兄提醒!若不是你,我还真难以看透那贼妇的阴谋。”

谢恒:“这些也不过是后宅的阴私手段,你我儿郎本不该拘泥于后宅纷争,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什么时候该反抗,该如何反抗,心中也得有些计较。若是连后宅之事都平不了,将来如何在朝堂之上平天下事?”

一语点醒梦中人,几个原本的纨绔子弟现在是真真正正认真思量起了他们的未来。

谢恒以一己之力将一场喝酒玩闹的聚会变成了反省大会加激励大会,颇有在现代时高三冲刺时期百日誓师大会的即视感。

凡事都要张弛有度,商讨完了严肃的正事,也该聊些轻松话题。

再有两个月就要过年,京中的热闹气氛也一天天起来。

这是谢恒在古代过的第一个年,说实在的,他还有那么点憧憬。

在现代已经没什么年味儿,城市中不让放烟花爆竹,春晚的小品也习惯走起了“育人走心”的路子,毫无笑点不说道理倒是一大堆,活像上了一场思想品德课。年轻人回家就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盘问攀比,在人们的脸上都已经看不到对过年的期待,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那几天年假可以稍微休息休息。

在古时候就不一样了,这还有两个月过年,但街巷之中的年味已经出来。那种节日的喜庆感并非需要金钱与科技的支撑,而是在于所有人那发自内心的喜悦上。

几人中冯凯父亲的官职最高,正三品的朝职,时节年下能得到朝廷的一些年货赏赐。今年的赏赐是韭黄和胡桃。

历史上记载,大瑾国已经探索建造出了暖室,在古文中也称为“火房”,用于在冬季培养反季节的蔬菜瓜果。

只不过因为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能成功培育出来的吃蔬菜瓜果非常稀少,成本又不低,因此基本都是由朝廷来进行培养管控,在过年时供给皇室和其他贵族,而三品及以上的朝廷大员也能在过年前夕分到一些,算是彰显朝廷恩裳。自然官职等级不同、职位不同,得到的恩裳也不同。

不过能得到就已经是身份的象征。

冯凯和冯父都不喜欢吃胡桃,大部分都打算送给亲朋好友。冯父还特意让冯凯拿出一些送给谢恒,感激谢恒之前能劝动冯凯好生读书,甚至还助冯凯在秋闱中取得名次,这可是一份大人情。

寇越啧了一声:“你小子是真会送,拿朝廷的恩裳给谢四,这不是要把我们送的东西都给比下去了?”

其他人也找准备要送东西给谢恒,一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二来也是给谢恒在谢家做脸。

只是他们准备的东西再多,也比不上朝廷赏赐的东西。

冯凯嘿嘿两声,“谁让我比你们会投胎呢!”

谢恒笑着摇头:“等你们都做上朝廷三品大员甚至更高官职的时候,别忘了把朝廷给你们的赏赐送给我一些就成,我可不会嫌多!”

谢恒是玩笑的语气,其他人也都没当真,可他们并不知道,在未来,谢恒终是一语中的,他们都将官袍加身,或是封疆大吏,或是一方重臣!

而到那时,当别人问起在他们这辉煌一生中最感激的人是谁时,他们心中出现的那个名字都是谢恒!那位已经天下皆知、权倾朝野的第一佞臣!

这次小聚除了谢恒之外都喝醉了,好在他们其他人都是带着小厮出来,也不用谢恒操心。

回去谢家后没多久,寇越他们的年礼就陆续送了过来。

这还只是年前的年礼,年后还要相互拜访,到时候还有一波。

谢长青的官职只有从六品,俸禄有限,谢家虽然不愁吃穿,到过年时也能吃上更好的,但终究有限,好也好不到哪去,府上最好的吃食也跟寇越他们随便一个人送来的都比不了。

这次谢家可算是沾了谢恒的光,寇越他们送来的东西都顶好不说,数量也不算少,这一次过年绝对是谢长青当官之后谢家过得最富庶的一年。

谢老夫人的嘴角就没合上过,每天都笑得慈眉善目一脸喜庆,每日都要过问那些送来的东西有没有好好保存。

这些好东西她自己都舍不得吃,也提前吩咐下去,只有年三十和初一的时候能吃点,剩下都要留着招待初一之后前来走动的亲友,自然是为了好一通显摆,让亲友们都知道现在他们谢家是跟上头的高官都搭上了线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