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页

出版稿费都是一次性打入的,还房贷,最好还是像之前在《武侠》的连载期间一样,有个稳定的收入。

不过,想到她前世的朋友说,他九八年在《知音》的稿费就曾达到过千字六百,现在都九七年中了,她也不由的问李昂主任:“李主任,您看我这稿费……是不是也该涨涨了?”

李昂主任一愣。

之前柠萌的稿费是千字两百八,这个稿费确实不低了,可这个稿费跟柠萌带给《武侠》的巨额利润相比,不过九牛之一毛罢了。

她这个稿费在《武侠》的同期作者中相比,甚至在这个市场大环境的工资中相比,确实很高,但和她个人带给《武侠》利润的体量相比,又确实很低。

他们前面两本,和柠萌签的都是单本作品。

现在他们已经看到了柠萌的巨大潜力,李昂主任便考虑,能不能直接把柠萌这个人,签下来。

这事他让王咏再去沪市一趟,让王咏当面和江柠谈。

七月底的时候,王咏来了沪市。

《武侠》杂志社如今的账面上资金充裕,不说杂志本身的销量所带来的庞大的现金流,就是如今在《武侠》上打个广告,虽不如在省电视台卫星频道黄金时段的广告费,可《武侠》上的广告费,在其它纸媒中,依然算是天价,且《武侠》十分爱护自己的羽毛,一般很少接乱七八糟的广告,它广告的主要来源,在于影视剧的宣传上。

尤其是九十年代的武侠电视剧,本身就是井喷式,香江那边拍了剧,想来到内地播出,目前想的最好的广告方式,不是像二十年后,在各个综艺节目打广告宣传,而是先在《武侠》上预热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