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长安城的咸鸭蛋

史上第一绝境 蓝火机 1769 字 2022-09-03

知道了梁俊真正的计划,李秀才满脸的诧异。

“殷公子,可是咱们没有本钱啊,做盐商买卖,可不像写字画画一样,那是需要不少本钱的。”

李秀才有些心动了。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两年来,李秀才在西市上摆摊算卦,算得上尝遍了人间冷暖。

虽然还有读书人的风骨,却也不似前几年那样的愤世嫉俗,也知道什么叫做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什么叫做读书人也得吃饭。

可即便如此心里也还是有些不踏实:“再有就是,殷公子那位在东宫的兄弟,是否靠得住?”

梁俊既然想拉李秀才入伙,自然要给他一个盐引来历的说法。

于是也学着其他人,编了个我的兄弟在东宫的说法。

这个理由还算是比较容易被李秀才接受的。

一听殷公子有兄弟在东宫,李秀才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再听这盐引乃是从东宫出来,李秀才更无怀疑了。

东宫的财政独立于户部之外,这件事满长安城的人都知道。

旁人弄不来盐引,但要说东宫没有盐引,李秀才是不相信的。

太子殿下吃盐,难道还能像是寻常百姓一般,拿着钱去买不成?

当然不需要买,东宫有自己的盐场,甚至在东市和西市内还有两家盐店乃是东宫的产业。

至于说东宫的盐场,梁俊是知道的,只不过这盐场就是一个小作坊,产盐量不高不说,质量还不怎么好。

一直都是东宫的总管太监刘胜负责,他这个太子之前连盐场在哪里都不知道。

梁俊只是想赚些钱,完成对安阳公主的许诺,让长安城没有乞丐——至少让不愿意当乞丐的人可以自食其力。

因此并不想把事情闹大,引得所有人注意。

至于说东宫那个可有可无的小盐场的存在,就让他继续可有可无下去吧。

见李秀才还是担心盐引的来历,梁俊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来放在桌子上。

李秀才满脸的疑惑:“这是什么?”

虽然是问话,但眼皮却不由自主的跳动起来,显然已经猜到了信封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你打开看一看。”

梁俊见他这般表情,乐了。

李秀才一惊:“是那个?”

打开了之后又一乍:“啊,居然是五百贯的盐引。”

炎朝的盐引制度是当年德贤皇后改制之后才实行的。

户部发售的盐引分为两种,一种是定额盐引,就像粮票一样。

上面标注着几斤几两,盐商们只需要缴纳对应的税钱,便可从官府之中定期领取定额盐引,而后再去盐场买了相应斤两的盐来售卖。

这种盐引发行的数量有限也有数。

基本上所有有销售食盐资格的盐商都可以领到。

其目的是保证每一家盐店都能正常运营,不至于缺货关门。

而另外一种则是李秀才手中的定价盐引。

盐价虽然比较平稳,但也不是一成不变。

有的时候低,有的时候高。

拿着五百贯的盐引去盐场,依照当日盐场的盐价购买。

而这种盐引虽然任何盐商都可以从官府之中购买,但需要花等额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