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三更合一(霸王票加更)

皇帝的御驾停留在了曹府。

胤礽下车时看了曹府摆设一眼。虽然他没来过曹府,但也知道曹府不可能将建筑和装饰逾越到这种程度。

康熙南巡不像乾隆那样扰民,一路走一路玩,给民众带来了巨大负担。但南巡对于接驾的大臣本身,还是造成了巨大负担。

“怎么了?”康熙道,“嫌弃曹家不如行宫好?南巡不能扰民,将就着住吧。”

胤礽无语:“汗阿玛,儿子是这种人吗?儿子是想,让大臣接驾,是不是该给大臣一道旨意,让他们不用重修院落。否则这还不是扰民吗?大臣也是民啊。”

康熙愣了一下,道:“重修一下院落,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吧?他在外面修宅子又不像宫内,还会被层层盘剥。”

康熙已经接受了无官不贪的现状,知道江宁织造有多捞钱。曹家在江南捞的钱,难道还不够修个院子?

胤礽道:“到时候问问就知道了。”

他看了一眼跟上来的大臣,示意康熙现在不是说话的好地方。

康熙皱了一下眉头。时隔两年,他有些不习惯被儿子反驳。

不过当他看着胤礽乱飘的小眼神,心中那点不习惯,被熟悉的情景驱散。

“好。”康熙捏了捏胤礽的脸,“眼神别乱飘了,等会儿朕让那些大臣住外面,给你时间玩耍。”

胤礽立刻眉开眼笑:“谢谢汗阿玛,汗阿玛最好了!”

康熙笑骂道:“就只有让你玩的时候,你会说朕是最好的汗阿玛。走了。”

他拍了一下胤礽的背。

胤礽“哎哟”一声:“汗阿玛,轻点轻点,儿子的小身板可经不住您这样拍。您想测试力气,冲着大哥去,大哥身子骨结实。”

胤禔凑上来:“对对对。”

“对个……”康熙把脏字咽下去,狠狠拍了胤禔一下,“滚一边去。”

胤禔凑上来道:“汗阿玛在哪,儿子就在哪,能滚哪去?汗阿玛,儿子给你打伞。”

胤礽抢过太监手中的大扇子:“儿子给汗阿玛打扇子。”

“成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康熙笑着骂了两个儿子一句,带着两个儿子往里走。

曹玺已经死了两年,曹府的孝已经撤了下来,但仍旧穿得很素净。

前来迎接圣驾的除了康熙的乳娘孙夫人,还有曹寅的弟弟曹荃。

胤礽看着一身清高气的曹荃愣了愣,才发现曹寅很少在他面前提起过弟弟。

曹寅看到弟弟很开心,眼神中尽是宠溺。曹荃看着曹寅也满是眷念之情,仿佛看着的不是哥哥而是父亲。

不过想着曹玺事务繁忙,曹寅这个哥哥说不准真的是长兄如父了。

到了曹府之后,康熙要去办理政务,两个儿子都躲懒,说旅途劳累要休息,把中年老父亲一个人丢去见使臣,他们带着弟弟在后院玩耍。

胤礽和胤禔带着小皇子们换了一身宽松舒适的衣服。胤礽很快就把小皇子们逗笑,一个个扑在他怀里“太子哥哥”长“太子哥哥”短的叫个不停。

叫着叫着,小阿哥们又哭了起来,让胤礽好一顿哄。

胤禔已经在马车上哄过一次弟弟,不耐烦再哄一次,便跑去打扰曹寅和曹荃兄弟交流感情。

曹寅很无奈,又不能把直亲王赶走。

“你弟?怎么没听你说过?上大学了吗?成绩如何?什么官职?”胤禔一拍脑袋,“我都忘了你还在守孝,现在肯定没官职。”

曹荃老老实实道:“上过大学,没有官职。”

胤禔道:“以前也没有?子清你不厚道啊,跟本王说一声,本王还能不帮你给你弟弟找个好官职?”

曹寅苦笑:“大阿哥啊,您看我家和皇上的关系,若是我弟弟想要出仕,皇上能少他一个官职吗?”

胤禔疑惑:“那为什么?”

曹寅道:“他性子跟着干娘学,只爱些书画,不喜欢仕途。”

胤禔关注点很奇怪:“干娘?你干娘是谁啊?”

胤礽拖着挂了一身的弟弟,步履蹒跚地走过来为曹寅解围:“大哥,这里是大清,不是欧罗巴,别张口就问别人女眷的事。”

胤禔点头:“哦,对。子清,你干娘是谁啊?”

胤礽:“……大哥!”

胤禔道:“子清又不是别人,问一下怎么了?我就是好奇,曹家怎么还能由着一个不认识的女人把孩子教坏?太神奇了。”

被教坏的曹荃:“……”有、有点生气。

胤礽劝说道:“这哪是教坏?大家族中有了继承家业的孩子,次子就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当一个富贵闲人,不是很正常吗?”

曹荃小幅度点头。是的是的,太子殿下说得没错。

胤禔道:“就像是你继承家业,我可以在外面开疆扩土吃香喝辣?也对。”

胤礽脸都黑了:“大哥,你能不能别戳我痛处?我生气了。”

胤禔道:“这不是你自己说的。但我还是很好奇子清干娘是谁。”

胤礽:“……”

他将身上弟弟一个一个的摘下来,准备上演揍哥大戏。

曹寅赶紧拦住胤礽,苦笑道:“我干娘是前民遗民顾氏之女。”

胤禔:“……”

胤禔讪讪道:“我就是好奇,以为孙嬷嬷的孩子被谁故意教坏了。没想到……咳,就当我什么都没说。你们什么都没听到!知道吗!”

小阿哥们仰头。大哥,你说什么?你认为我们会听吗?

胤礽安慰道:“曹家的事,汗阿玛肯定知道得一清二楚,子清,你不用紧张。”

他看向曹荃,想起了曹家这桩事。

《红楼梦》出现之后,红学养活了许多人。大部分民间红学家都不看历史,认为历史是人编造的,而我根据野史甚至野史都没有的蛛丝马迹编造的才是真事。

比如说《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是他胤礽。

咳,孤还真是谢谢你们了呢。

他没活到曹雪芹的时候,没有亲眼看到《红楼梦》是不是曹雪芹写的,但反正肯定不是他写的。

因红学盛行,曹家的人也被扒烂了。

比如曹寅在族谱记载就是孙氏之子,但因为他和一位前明遗民顾氏写信,称其为舅舅,便有人说他是不能记载在族谱上的外室顾氏女所生,夺了弟弟曹荃的家产。

这当然是子虚乌有。

康熙对曹家的信任和亲近全来自于奶嬷嬷孙氏,曹玺敢来这一出鸠占鹊巢,曹家全体都得完蛋。

曹玺在南京当官,孙氏带着曹寅留在北京;之后曹寅去了南京,孙氏也一直跟在曹寅身边,随曹寅多次接驾;曹荃则一直留守北京曹家宅院。

若曹寅不是孙氏的儿子,那只有孙氏深爱顾氏女,才有这个可能吧。

古时舅舅可能是干亲的舅舅,可能是妻舅,也可能是父亲原配或者妾室的兄弟——古代书上的礼教写得很严格,现实中没那么严格。

现在听曹寅老实坦白,至少这辈子曹寅确实有个顾氏女当干娘。

说是干娘也不准确,她可能算曹玺红颜知己,但也是孙氏的至交好友,还是曹寅曹荃两兄弟的启蒙师傅,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女。

孙氏作为奶嬷嬷,没空教导自己的孩子,又不放心曹玺和曹玺身边的女人,孩子都丢给了顾氏女教养。特别是曹荃,受顾氏女影响颇深。

既然是前明遗民的女儿,自然天然带了一些出世气度。顾氏女也确实带发修行过一段时间,现在已经去世。

曹寅知道不说清楚,这个永远读不懂气氛也从不体谅太子之外任何人心情的直亲王,只要好奇心起来了,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便老老实实说了。

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

若是朋友,互相八卦一下也正常。比如纳兰性德就知道这些事,还假托他的名义和干娘、舅舅讨教过诗词学问。

“这样啊。”胤禔失去了兴趣。

胤礽则生出了兴趣:“你弟弟是花朝节出生?”

曹寅:“……太子殿下,您想说什么?”

胤礽笑道:“没什么没什么。”

哈哈哈花朝节出生,不喜仕途经济,能做诗词,擅长画梅花和怪石,你们曹家人怎么这么逗。

对了这个曹荃还号筠石,“筠”就是竹子的意思。

曹雪芹,你是个什么孝顺好孙子啊哈哈哈哈,两个爷爷就是你的性转白月光吗?

可把我肚子都笑疼了。

胤礽自己跟发癫似的大笑,把一群人吓得不行。

胤禔抓住胤礽的肩膀使劲晃:“弟弟,你怎么了弟弟!你是不是被什么魇着了!!哪来的大胆狂徒,胆敢害我弟弟!!!”

“够了够了,大哥,再晃我要吐了。”胤礽差点被胤禔晃岔气。

胤禔担心道:“你真的没事?”

胤礽没好气道:“你再晃我就有事了。对了,子清,你弟弟不擅长仕途经济,之后勉强为官大概也难受。我有个苦差事给你弟弟做。”

曹荃:“……”太子殿下您都说了我不擅长仕途经济,怎么还给我苦差事?

曹寅却来了精神,兴奋道:“太子殿下请吩咐,卯君刀山火海都会为太子殿下完成!”

曹荃字子猷,和苏辙的字同音,曹寅便以苏轼为弟弟苏辙所写的“东坡持是寿卯君”,一直称呼曹荃为卯君,可见他对这个弟弟有多宠溺喜爱。

他本打算家业有自己撑着,曹荃爱写诗写诗,爱作画作画,担任个侍卫或者宫廷画师的闲职,有他这个哥哥护着,曹荃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

但太子发话,曹寅可就不惯着弟弟了。

太子除非必要,不会强迫别人做不喜欢的做的事。所以太子既然知道自家弟弟不喜欢也不擅长仕途经济,就不会给曹荃不擅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