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番外三、求婚(完)

醒日是归时 含胭 3543 字 4个月前

很多事情,计划不如变化快。

赵醒归上大三后,卓蘅在上海念研一,赵相宜则被送往英国读高中,是小姑娘自愿的。不出意外,赵相宜会在英国上完高中,接着本硕连读,毕业后回国工作。

赵醒归也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他家不缺钱,爸爸妈妈养一百个他、养到死都没问题,但他不会允许自己混吃等死,又不想进爸爸公司去做跨专业的工作。

赵伟伦的公司业务目前没有涉及赵醒归的专业方向,他想要自己搞一个科技公司,拉一支团队做研发,如此一来,本科学历肯定不够用。赵醒归在a大学了几年,看过不少国外相关领域的论文和新产品发布信息,只觉得学无止境,和那些超级大牛相比,他还是嫩了点。

于是,赵醒归就萌生了出国读研的念头。

很久以前,按照赵伟伦和范玉华对孩子们的培养理念,赵醒归应该和赵相宜一样,高中就出国,在国外本硕连读,要是能再读个博士就更加完美。

赵醒归没答应,因为他想打cuba。意外截瘫后,他重回高中上学,父母不得不打消让儿子出国的念头,觉得小孩腿都坏了,在国外人生地不熟,搞不好心理都要出问题。

可后来赵醒归和卓蕴开始谈恋爱,不管是身体情况、还是精神状态都越来越好,范玉华就又提起这件事,建议赵醒归直接申请国外的本科学校,纽约也行,这样可以和卓蕴待在同一个城市。

赵醒归思考后,又一次拒绝。他当然想和卓蕴在一起,可他也想继续打轮椅篮球。去国外,兴许他也能打球,但奋斗的方向会不一样,赵醒归想要为钱塘队效力、为中国队而战,他刚踏入轮椅篮球领域,想趁这四年好好拼一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三时的赵醒归还不够自信,当时他未满十九岁,暑假刚做完第三次手术,瘫痪的双腿没有丝毫好转,对于远离家人的独立生活,他心里没底。

后来,他能站起来了,还能撑着拐杖走几步,这几年,他跟随篮球队四处比赛,坐高铁、坐飞机、坐大巴……他不再纠结让人把他背进机舱、背上大巴这种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和尊严无关,他学会了坦然向人求助。

和队友们在一起,他住过各种乱七八糟的小宾馆,有家宾馆最夸张,卫生间不仅很小,轮椅进不去,进卫生间还要上一个台阶,把赵醒归撑着肘拐走进去的念头都给断了。

他想不通球队工作人员怎么会预订这样的宾馆,简直是专门来和他作对。

碰到困难,赵醒归知道逃避和苛责没用,习惯想办法去解决。那一次,他上厕所和洗澡,是在卫生间门口把自己从轮椅上弄下地,再用双手撑地、坐在地上倒着挪进去。

幸好他上肢力量已经很强,反手撑住马桶,就能轻松地把身体提到马桶上,再也不需要别人帮忙。

就是样子难看了点,他拖着腿在地上挪动时,心想,如果被卓蕴看到他这个样子,估计会心疼死。

如今的赵醒归对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已经不再害怕,并且越来越无视出门时旁人打量的目光。他觉得自己已经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如果出国读研,也不需要有人陪读。

截瘫、轮椅、无力的双腿,再也无法阻挡一颗年轻的、充满求知欲的心。

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赵醒归和卓蕴会同时本科毕业,卓蕴早已说过她毕业就回国,结束两人漫长的异国恋。如果赵醒归本科毕业后再出去,卓蕴怎么办?这份感情该如何维系?再异国两年吗?

他没有对卓蕴隐瞒想法,视频时去问她意见,卓蕴竟一点也不吃惊,更没生气,笑嘻嘻地说:“那不如你也来纽约吧,哥大不错哦。”

赵醒归问:“那你呢?”

卓蕴说:“你要是来了,我就先在纽约工作呗,这还用说么?”

简单一句话,就把赵醒归所有的疑虑都打消了。

——

四月十八号,赵醒归过完二十二岁的生日,一个月后,卓蕴结束大三课程,回国过暑假。

她打扮得很靓丽,拖着拉杆箱、还没走出接机门,就冲那个等在栏杆外的人大力招手:“赵小归!赵小归!”

赵醒归左手抓着栏杆,右手拄着一根手杖,身型高大,眉眼俊朗,穿一身帅气的休闲装,在接机人群中特别显眼。

要不是他身边停着一架空轮椅,别人可能都无法发现,这竟是一个不良于行的年轻人。

经过持之以恒的锻炼,赵醒归的装备都有了改变,双肘拐换成单手杖,连轮椅都换成一台更先进、更轻便的新款,外观也更为时尚。

卓蕴绕过栏杆跑到他面前,赵醒归松开左手,右手的手杖牢牢撑着地,单手将她拥进怀里:“宝贝,欢迎回来。”

卓蕴不敢抱得太用力,怕把金贵的小赵先生给推倒,赵醒归看着好了很多,其实双腿还是那个样。他可以站稳,可以拄着手杖走一段路,但还是不能上台阶,爬坡也不行,平衡感非常差。

“干吗站着等呀?”卓蕴抬头看他,“机场人这么多,被人挤到、撞到怎么办?”

赵醒归笑着亲亲她额头:“没事,我很小心,不会被撞到。”他松开怀抱,手掌抚上卓蕴的脸颊,眼神格外深情,“小蕴,让我好好看看你。”

“放心吧,我没瘦。”卓蕴撒娇地抱住他的腰,“还胖了三斤呢。”

赵醒归心中触动,又一次单臂搂紧她。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来接机,分离,重逢,分离,重逢……时间一点也没有让感情减淡,每一次相见,都是赵醒归一年里最开心的时刻,而每一次别离,他都想哭。

这次接到卓蕴,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就是不知道对卓蕴来说,是惊喜,还是惊吓。

赵醒归开车接卓蕴回钱塘,路上,两人讨论起赵醒归申请学校的事。

纽约有常春藤盟校哥伦比亚大学,这个学期,赵醒归已经做好所有的申校准备,目标就是哥大,它的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有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士课程,在全美排名还不差。

“越跑越远。”赵醒归一边开车一边说,“去过日本、泰国和马来西亚,这回总算要冲出亚洲了。”

他说的这些地方都是他受伤后去过的,是跟随球队去打比赛。赵醒归现在已经入选过几次国家队,打过好几次亚洲洲内的大赛,每次都是队里年龄最小的一个。

这得益于他从小打篮球,身体条件优秀,球感特别好,医学评级又是低分球员,很受教练组喜欢。董炀就特别看重赵醒归和池青,说这两个小孩,一个管内线,一个管外线,搭配好了能大大提升队伍水平,只是他们都还太年轻,需要更多的大赛磨砺。

卓蕴对于第二年自己和赵醒归在纽约的生活充满憧憬,说:“到时候,你就在学校外头租个公寓,咱俩一块儿住,你做饭,我洗碗,你上学,我上班,晚上再抱着一起呼呼,唔perfect!”

赵醒归也觉得这生活妙不可言,笑道:“可惜不能把酒酒带过去,要好久见不到它。”

小乌龟酒酒现在是赵醒归唯一的宠物,仓鼠宝宝们在一年多前陆续去世,赵醒归被伤了四回心,只有酒酒一直陪伴着他,现在已经从最初的鸡蛋大小,长到快要碗口大,虽然没有仓鼠可爱,却是赵醒归最心爱的小宝贝。

一路开回钱塘紫柳郡,赵醒归把车停到地下车库,卓蕴问:“不先回你家吗?”

赵醒归说:“晚上去吃饭吧,先回十九楼放行李。”

两人下车,赵醒归坐着轮椅,和卓蕴一起乘电梯上十九楼,那是他们的小家,卓蕴每次回来,两人都会住到这里。赵醒归说,他平时偶尔也会来住几天,好像年岁渐长,就更喜欢独立生活,住在c2小楼时,大人们总喜欢把他当孩子看,但他,真的不再是个孩子了。

房子装着指纹锁,赵醒归让卓蕴按指纹开门,卓蕴奇怪地问:“为什么是我?你又搞了什么黑科技?”

赵醒归笑:“你开门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