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小继后 祭望月 955 字 5个月前

林夫人见她都半只脚踏进皇宫母仪天下的人了,还像以前那样野,刚想说她两句,就听丈夫先开口对小女儿说:“去吧,不要在外面惹是生非就好。”

林祯见父亲同意了,也不管母亲要说她什么,便兴高采烈地站起来说道:“谢谢爹爹,那女儿出门啦,晚点回来给您带天香楼的烤鸭!”

说完,她就蹦蹦跳跳地出去了,林夫人站起来想把她喊回来,就被丈夫拉着坐回椅子上,听丈夫对她说:“算了,由她去吧,她也自由不了几日了,就让她在最后的日子活得肆意一些,以后要想再这么潇洒,怕是没有机会了。”

听到丈夫这样说,林夫人不禁悲从中来,伤感地擦了擦眼角渗出的泪水,哎了一声。

林祯迈出林府的大门后,就带着侍女直奔街上,侍女不知她的心事,见她这么欢脱,以为是她那爱玩的性子又上来了,忙一边追上她一边喊道:“小姐,慢点走啊小姐,仔细别被人撞到了。”

实际上林祯并非是贪玩,而是想到她已经没有多少时日能够留在这里,像现在这样无拘无束地玩耍了,所以才要抓紧时间制造留在这里的回忆,她跑着将整座城走了一遍,去她最喜欢的地方。

这座城远离皇城,山高皇帝远的,又靠近边疆,虽然没有皇城那么繁荣豪华,但也有它的妙处,这里民风十分开放,还有少数民族,好玩的地方很多,林祯最爱的就是东街最里头的书院,那是她小时候读书的地方。

林大将军不太讲究男女大防,对儿女都一视同仁,别人家的千金都是请女先生在家教书,甚至不让女子识字的,但是林大将军对林祯的要求就是多读书识道理,甚至还要求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林祯五岁的时候,就被送来书院跟其他学子一起念书了。

她当时在书院是为数不多的女学生,但因为她出身将门,性格豪爽,倒也能和男学生们打成一片,没被欺负过,更是因为念书念得好,在书院很受追捧,以至于她十岁就从书院学成,不用再来念书了。

虽然林大将军赞成女儿读书,但是女子终究是不能像男子那般考取功名,林祯将书院里的知识学得差不多后,就不用像男学生那样继续留在书院里为考功名而继续深造,而是跟随父亲前往沙场长见识。她的学识和阅历可以说都不比同龄的男子差,更是因为这一点,她离开书院后,昔日的同窗还和她保持着联系,有空也经常相聚在一起交流见闻和知识。

她来到书院,正是下午,学子们还在里面念书,书院的仆役认得她,就没拦着她不让她进去,她便在走廊和院子溜达起来,回想起自己当初在这里念书时的快乐光景。

走到院子中的鱼池边,林祯看着在水里自由自在游动嬉戏的鱼儿,不禁生出羡慕之情,羡慕它们几年如一日般自在惬意无忧无虑,而她却渐渐长大,很快就要失去自由。她不免有些触景伤情,就站在鱼池前发了好一会儿的呆,直到一个人的到来,才将她喊过神来。

林祯见有人来了,急忙收起自己脸上的情绪,转过头的时候又变回了那个开朗活泼的样子,笑脸盈盈地看向来人。

来人见果然是她,便马上加快了脚步,小泡到她面前来,激动道:“祯儿,果然是你来了!刚才我在书房里,小厮说好像看到你的身影了,我还以为是他看错了呢!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玩了?”

林祯也像往常那样轻松地笑着,免得让他看出异常来,应道:“今日闲得无事,突然想起你应该在书院学习,便过来看看你,是不是很感动?”

听到这话,面前这个英俊挺拔的少年脸颊和耳郭悄悄地红了起来,挠着后脑勺很是不好意思地说道:“难得祯儿想起我,我也有好久一段时间没见到祯儿了,甚是想念,若不是最近功课紧,我都想派人送帖子到你家府上,邀你出来玩呢。”

林祯算了算日子,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今年秋天好像就是三年一次的乡试了吧,你还是抓紧时间好好看书吧,你父亲望子成龙,天天盼望着要你考取功名呢,可别让他老人家失望了。”

说到乡试,少年眼里散发出熠熠光彩,显然是对乡试踌躇满志:“那是自然,我早已经准备好了,定要考个解元回来,替我父亲和家族争光。”

林祯咯咯笑着附和道:“好好好,那我就提前恭喜你了。”

少年低头看着眼前笑得花枝乱颤的少女,心中有很多话想对她说,却又碍于脸皮薄说不出来,最后只好别过脸,转移了话题,假装遗憾地说道:“可惜女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不然我们还能一起参加乡试,会试,甚至是殿试,然后一起金榜题名,入朝为官,成为同僚一起共事。”